告示當眾展開。
畫像上的人,跟溫復齊有九分相似。
再加上這告示上還蓋著北齊衙門的印記,說服力更強。
在看到這告示之后,眾人不由內心驚駭。
風夜北可是整個大夏的皇子里,最會領兵作戰的。
前些年,他打敗了南疆,算是一戰封神,算是憑借著一刀一劍,舍了一身血肉,才做了親王。
也正是如此,那城防營的將士們,對他忠心耿耿。
此人若是在跟北齊余孽聯手,想要造反也是有可能的。
也有人疑惑,為何從前風夜北不這么做,反而現在國泰民安的時候想要逼宮?
有人低聲解釋:
當初風霓凰的駙馬還在京城,他的勝算沒有那么高。
前些時間出現南疆細作,夏仁帝又派遣了不少武將去了南疆那邊。
此時京城比較空虛,正是機會。
大家瞬間被這個理由說服了。
百官怒不可遏,又驚又慌,一朝天子一朝臣,若夏仁帝正常禪位,倒也無妨。
就怕這逼宮造反,坐上那個位置之后,就會將知情者趕盡殺絕。
一時間,也不知道是誰先跪下,大部分的朝臣都跪在了夏仁帝面前。
跪在最前面的,當屬翰林學士孟才英。
此時他滿面通紅激動道:“陛下,此事乃天大的事,若是不能有一個合理解釋,臣恐怕要天下大亂!”
還有人說道。
“陛下,自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豈能任由賊子犯上作亂!”
“若是讓他得逞,北齊邊境危啊!”
“到時候國將不國!”
“臣等懇請陛下嚴辦,處死溫復齊,流放戰王!”
“對,求陛下立刻收回戰王手中的城防營管理權!”
“求陛下殺之,以絕后患!”
“臣等求陛下下令誅殺!”
夏仁帝一眼看去,大部分的朝臣都跪著,辭懇切,怒發沖冠。
他瞧著距離他最近,還站著的人問道,“你為何不下跪求朕?”
站立之人正是翰林修撰楊滄海。
只見楊滄海神色一正,恭敬道:“回陛下,臣認為陛下圣明,教育子女也高于常人,教導出來的皇子雖然比不過陛下英姿,但也是忠君愛國之人。”
夏仁帝內心哂笑。
這是個真小人,翰林院只有此人還站著,說明這些文官倒不是一條心了?
還真是有意思。
其實風夜北也覺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