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名字其實算不得好聽,但是卻很好記,也很上口。
但,君家小六......是秦音啊??!
君家排行第六的小姑娘是君棠音,只是這個名字已經(jīng)太久沒有人提及過,秦音也沒再改回這個屬于她的名字。
棠月年紀最小,是小七。
小時候他們幾個哥哥也忍不住調(diào)笑著叫“小六”“小七”來區(qū)分這一對雙胞胎姐妹。
君家五個兒子才來了這么一對雙胞胎妹妹,他們幾個哥哥都快稀罕死“小六”“小七”了。
可后來,“小六”失蹤后。
他們一叫“小七”就會忍不住想起“小六”,這才漸漸都改了稱呼。
而君棠月小時候就是個有主意的,她說自己不喜歡哥哥們叫她“小月”,她喜歡他們叫她“棠棠”。
“棠棠”同音“糖糖”??!
名字更可愛,也更甜。
一開始大家都調(diào)侃地依著君棠月叫“糖糖”,想著就當君棠月的小名叫“糖糖”好了。
后來習慣后,又隨著君棠月的年紀成長,初中時她又覺得“糖糖”太幼稚了,還是“海棠花”的棠更有氣質(zhì)。
大家早就喊順口,而且家里也早就習慣了沒有“君棠音”的生活。
叫“棠棠”,整個君家也只有一個“棠棠”而已,倒也算不上什么無傷大雅之舉。
當時大家都寵著君棠月,自然沒發(fā)覺這樣一個潛移默化之中,君棠月已經(jīng)徹底抹去了曾經(jīng)“君棠音”的痕跡。
后來秦音回家,他們也沒想過改稱呼。
反正,“小音”與“棠棠”也是可以區(qū)分名字的嘛。
要是秦音去計較一個稱呼,反倒顯得是她小家子氣。
一個稱呼而已,秦音只要去鬧,就是無理取鬧,心中不滿棠棠,甚至是在欺負“棠棠”的行為。
好在,秦音剛回到君家后明顯也感覺到了這個稱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