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十五歲的六皇子、八皇子、九皇子分別被封了楚王、恒王、凌王。
楚王母妃位分最低,封地在東北苦寒之地,但占地很廣,與北陵接壤。
恒王封地在西邊,也很貧瘠,與西戎接壤。
凌王的封地在蜀地,雖然與其他王爺的封地相比略微富庶那么一點點,但交通不便,與中原相隔著崇山峻嶺。
幾位王爺的封地都很偏遠,并且都不靠著,想聯合起來也不容易。
而且,都很貧瘠,他們去了封地,短期內也不會培植起自己的勢力,等他們穩定下來,太子的地位也穩固了。
皇上沒有讓他們立刻離京去封地,而是等他萬壽節以后再離開,左不過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
東溟子煜還算淡定,六皇子、八皇子、九皇子和他們的母妃可就不淡定了,臉都陰沉的能滴出水來,八皇子的母妃瑾妃都哭了出來。
最后一道圣旨是處置七皇子的,被貶為庶民,從皇族除名,終生不得入京。
不管心里怎么想,眾皇子都領旨謝恩。
然后,皇上宣布擺駕乾坤殿,接待西方使團的宴會在那里舉行。
珍饈佳肴、歌舞升平、“奇形怪狀”的西方人都無法讓大家的心情平靜下來,都各懷心思,各自權衡著今后的取舍。
最開心的恐怕只有孩子們了,不過大家都是有教養的孩子,不會對著西方人指指點點,但眼睛里都是好奇。
不過,孩子們的新鮮勁兒也就那么一會兒,吃飽喝足后就都坐不住了,一個個的被下人們帶著出去玩兒了。
景瑜也坐不住了,對上官若離撒嬌道:“母妃,我想出去玩兒,這里太吵了。”
凌瑤也道:“我也想去!”
上官若離自然不會拘著孩子,就讓二人的丫鬟跟著,同時讓逐月也跟過去。
對面的十皇子見到,眸光一轉,也跟一邊新上任的太子說了一聲,帶著小太監從后面出了大殿。
東溟子錦并沒有因當上太子而太得意,他神色淡然,與平常無異,與前來討好巴結的人寒暄應對。
“宣王妃,臣婦敬您一杯!多謝宣王妃舍命救了太子。”一個身穿三品誥命服的夫人舉著酒杯給上官若離敬酒。
上官若離一看,是刑部尚書趙大人的夫人,淑妃的母親,太子的外婆。
她說話懇切,神態真誠,但總覺得那里不對勁兒。
在這個風口浪尖說這些真的合適嗎?
還有,你這么感謝,怎么事情過去這么長時間了,沒親自去宣王府道謝,連個謝禮也沒送上?
上官若離淡淡笑道:“舍命算不上,本妃會點子防身的功夫,自然不會不顧自己和王爺孩子的安危。那種情況是作為宣王妃應該做的,不然太子出事,會有那糊涂的,以為是我家王爺失職。”
她的聲音不大,但用了些內力,足以讓周圍的人聽的清清楚楚。
趙夫人神色微微一僵,又換上笑臉,道:“宣王妃所極是,外面那些謠不足為信,都是一些居心不良之人的污蔑,王妃不要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