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很清楚這些劍的多屬于明清兩朝,他一一分析了,羅耀華看到價格,決定全部包下!
“最好把你那柄劍也送我!”羅耀華抽出楊波手中的劍,立刻發現問題所在,楊波的劍柄甚至看起來比他的更久遠,但劍光如水,讓人看上去就是感覺到一陣寒意!
“手快有,手慢無。這個結果可不能怪我!”楊波笑道。
羅耀華一陣無語,如果不是楊波,他大概也不會注意這些掛在墻壁上的寶劍。
郁達找到了楊波,笑道:“楊老板,過來幫我看一樣東西!”
楊波跟著郁達朝外走,停在一份佛經前,佛經呈卷狀鋪展開來,中間折了一些,末尾處并沒有款識,就是一部經文放在眼前,而在旁邊則是有一個價格,一萬塊!
隔著玻璃,透過發黃的紙張,也能看出這是一部古籍,楊波之前也看到過,只是沒有太過注意,這時候注意字跡,才看出這人功底不一般。
“楊老板,你能不能看出這到底是誰所寫?”郁達問道。
楊波搖頭,“我不確定,要仔細看看,畢竟沒有署名,也許是沒有名氣的秀才舉人也說不定。”
郁達點頭,很是贊同,大家都不喜歡那種沒有細看就敢夸海口的家伙,楊波給出的答案不確定,才更加讓他信任。
楊波從頭開始看起,這是一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從頭開始就沒有一句時楊波能夠看得懂的,更沒有任何寫作者自己情況的描述,如果真是這樣,這卷佛經的價值就大大降低了。
楊波眼前光華閃過,逐漸匯聚,光圈形成,他大概能夠看出,這應該是成于康熙年間,但具體是誰所寫,就不是他所知道的了。
楊波轉頭看向郁達,說道:“依據這紙張的顏色變化和產地來看,基本上應該成于康熙年間,具體是哪位,我就不清楚了!”
沒有想到郁達卻是滿面欣喜,低聲道:“我剛才看著就像是陳延敬的字,只是不敢確信,有了楊老板這個判斷,我就敢確定下來了!”
楊波有些驚訝,“郁先生原來早有判斷了啊!”
郁達低聲道:“不敢確定而已,我見到這佛經,第一感覺就眼熟,我手里有陳延敬的字,研究的多了,覺得很熟悉。”
“再聯想到他在母親去世的時候,的確是抄寫了這份經文,我就大概猜測到了,只是因為有楊老板關于紙張年代的確認,一下子就提醒了我,讓我更加確信了!”
“那真是恭喜郁先生了!”楊波笑了起來。
陳延亭在康熙年間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他在康熙年間先后任工部、戶部、刑部、吏部共四部尚書,最終官拜文淵閣大學士,也就相當于宰相,得以善終,被康熙評價為:寬大老成,幾近完人!
這樣一個人物的親筆為母祈福的文字,自然不是區區一萬塊所能買下來的,這樣算來,郁達也算是撿漏了。
郁達滿面春風,想笑卻又不敢笑出來,生怕被別人看出來,“現在說這話還為時過早,等到手再說吧!”
楊波點頭,轉頭看過去,那邊已經開始逐個成交了。
標價交易,拒不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