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還是左將軍行軍作戰(zhàn)更有成算。不僅以一萬步軍拖住了大昭近兩萬人,還算到大昭會半路攔截,早做安排,救下了幾千將士。
如今右將軍己廢,軍中只剩下左將軍可倚仗,蕭凜實不想與他不和。
左將軍掃視一眼跪在地上的幾名將領(lǐng),認真思量道:“以我軍現(xiàn)下的軍力,確實敵不過大昭,繼續(xù)交戰(zhàn)只是自取滅亡。”
“所以?”蕭凜咬牙。
左將軍面不改色道:“所以想要想要取勝,需得從長計議。”
這話出乎蕭凜的意料,他眉頭揚了揚,道:“繼續(xù)說。”
左將軍慎重道:“我軍重創(chuàng),大昭定不會放過此良機,這幾日必會發(fā)起猛攻。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撤離,退回順城。”
順城是南延的邊城,就在長嶺山的另一頭,不過幾十里地,半日功夫便可抵達。
“然后呢?”蕭凜沉住氣耐著性子問。
左將軍不僅深得皇帝信任,在將士中也頗有威望。若能得他支持,將順利許多。
左將軍不慌不忙道:“大軍和獸軍都折損過半,寫信請旨調(diào)軍增援不太可能,但獸軍當可調(diào)動。”
“調(diào)派獸軍,再加上順城的兩萬兵力,當能再與大昭一戰(zhàn)。”
順城原有七萬駐軍,被蕭凜調(diào)走了五萬,便只剩下兩萬了。
五萬加兩萬,再加上獸軍助戰(zhàn),與大昭兵力旗鼓相當,有一半勝算。
蕭凜堅持不肯撤退,自也打過順城兵力的主意。
此時聽左將軍說后,他忖度片刻道:“將軍所有理,本王稍后便寫信快馬送回都城。只是撤回順城之事,我不贊同。”
“長嶺山是養(yǎng)虎圣地,也是我們千辛萬苦打下來的,絕沒有拱手棄之的道理。”
在長嶺山扎營,一來便于養(yǎng)虎,二來離宜城近,便于攻打。
若退回順城,養(yǎng)虎地離的遠了,召喚時費時費力,出軍宜城也需近一日跋涉,不利作戰(zhàn)。
放棄長嶺山容易,再想搶回來,可就難了。
“這……”左將軍皺眉,蕭凜所說也并非沒有道理。
蕭凜道:“我知將軍所慮,后日本王便親自前往順城,調(diào)兵增援。”
“從都城調(diào)遣獸軍,至少也需二十多日,如此長的時間,要應(yīng)對大昭攻襲,很是艱難。”左將軍憂心忡忡。
蕭凜自負道:“以近日交戰(zhàn)來看,大昭克制獸軍的東西尚未準備齊全,不會輕易發(fā)動攻襲。便是對戰(zhàn),有順城軍力在,也能抗衡。”
大昭要守宜城,必不會全軍出動,怎么也會留守一部分,如此一來兩軍軍力相差無幾,誰勝誰敗尚且難料。
左將軍見蕭凜心意己決,知勸不動他,只能作罷。
心頭大事得以解決,蕭凜心情大好,睥睨著跪在地上的眾將領(lǐng)道:“爾等可愿與本王和將軍共進退?”
事己至此,他們還能說不愿嗎?
眾人暗嘆口氣,異口同聲道:“末將愿遵王爺之令。”
“很好。”蕭凜滿意了,收了刀坐回去抬手道:“都起來吧。”
眾人起身,蕭凜命人拿來紙筆寫信,左將軍領(lǐng)著眾人退出營帳。
待走遠了,確認蕭凜聽不見后,眾人問左將軍:“將軍為何要幫王爺?”
左將軍嘆聲道:“不幫如何?跟你們一起冒死相勸嗎?”
眾人聞,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