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7章:走進去
東方會的第二天上午,繼續的還是第一個議題,下一個三十年何去何從?在不談接班人的問題以后,大家思路倒是開拓了很多。
這情緒上呢,相比昨天,也好了很多。
拋開企業需要接班的問題呢,大家一個個的都是在商場上久經風雨的人,沉浸了這么多年,那肯定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對于公司和行業未來的走向,不敢說,全然的把控,但是多少還是有一點自己的想法的。
“我談一下自己的想法啊,這個企業呢,在十年前的時候,咱們總是談走出去,要走出國門,沖向世界,這些年呢,我們確實也走出去了。
包括我們萬向集團,在坐的很多企業也是一樣的,這都走出去了,一個個的不是在海外開設了分公司呢,就是在海外建立了據點,這很好,但是我想我們走出去的下一步是什么呢?”
魯廠長率先拋磚引玉的談了起來,關于走出去這個話題呢,大家也都熟悉的很,從千禧年之后呢,走出國門,成為跨國公司,一直是國內很多企業經常喊的口號。
其實這個東西是根植在骨子里邊的,最早還是計劃經濟的時候,很多國企,這要是能夠賺取外匯呢,一個個的就都是當地的香餑餑。
畢竟能把產品賣到國外去,這就是能力。
后來的民營企業呢,其實也延續了這一點,大家都想著能賺取外匯,把企業給走出去,成為跨國企業,很多企業都追求這個的。
甚至有些時候追求起來不顧后果的,別管這個海外的分公司有用還是沒用,都會去開一個分公司。
“但是現在走出去了,下一步是什么呢?我覺得應該是走進去,要在海外市場的本土扎根,把市場本土化,這應該是咱們下一步的目標。
就像是我們在花旗國收購了ds汽車零部件公司以后,立馬整合供應鏈,讓企業不光是走到海外,還要扎下根,成為本土企業?!?
魯廠長說著,會議室里邊很多人都不由的紛紛點頭,最早那個浮躁的階段已經過去了,現在大家已經不是那個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的階段了。
現在的企業走出去呢,肯定是因為有豐厚的利益,而想要持續性的在海外獲得豐厚的利益呢,肯定是要本土化的。
“其實這一點,很明確的,外資在咱們國內的路線,就已經指明方向了。”魯廠長又加了一句,增加了自己的說服力。
確實,國內的跨國資本呢,也都是經歷了本土化的這個歷程,就以可口可樂來說,這個名字呢,就是本土化的結果之一。
最早的時候,co-ca-cola在國內有個拗口的中文譯名“蝌蚪啃蠟”,這是直譯過來的,獨特的口味和古怪的名字所致,產品的銷量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