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真真覺得林湘南這個表情有些奇怪,不由問道:“怎么了?”
“只是覺得就是大多數人都這樣想,所以我們的糧食產量,和工廠生產的產量總是上不去。”
“呃……那怎么才能上得去?”
“如果……如果……”林湘南下意識想給楊真真解釋,但話到嘴邊,她又換了一種說法。
她指著外面的柜員,“這些人每個月的工資都是固定的,對吧?”
“嗯,對啊,一直都是固定的,十幾塊錢呢。”
“假如說,賣布的,”林湘南壓低聲音,指了指自己剛好能看到的一個賣布柜臺。
現在才不過上午九點多,那位柜員就在那里打起了瞌睡,可見這已經是她的日常狀態(tài)了。
“你告訴她,一個月工資只有五塊錢,但每賣出去一尺布,單獨給她一毛錢,你猜她還會像現在這樣坐著打盹嗎?”
“可是,這里除了你們這些軍屬,沒有人過來買布。我們鎮(zhèn)上的人都穿自己做的土布,就算你們軍屬,也不可能天天過來買布啊。”
見她沒明白,林湘南又給她解釋,“的確不可能天天過來買布,但是,這些柜員和顧客互相看不順眼的次數應該不少吧?如果這些人的工資和他們賣出去的東西有關,你說,他們還會和顧客對著罵架嗎?”
楊真真想都沒想,“當然不會!”
那哪還是顧客啊!
那是財神爺啊!
“一旦收入與付出有關,他們會盡可能爭取每一個顧客,并爭取把這個顧客發(fā)展為她自己的固定顧客。就算她這個月費盡心機也只賣了五十尺布,一個月也會有八塊錢,你還可以以她招待顧客熱情,顧客評價最好的柜員就是她,等借口,給她發(fā)個幾塊錢的獎金。這樣一來……”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