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年夜飯,燃放煙花爆竹,坐在一塊兒觀看春晚,多么溫馨。
而禁放令的出臺,缺少熱熱鬧鬧的過年味道。
“聽我爸媽說,他們小時候距離春節(jié)一個月就掰著手指頭算哪天過年了。”
喬小麗眉飛色舞道:“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日子不像現(xiàn)在這么富裕,但精神食糧卻很豐富。”
“家家戶戶年前就開始蒸豆包、炸丸子,穿新衣服。那會兒新衣服不是自己做,就是買好布料送到裁縫店做,很少去商店買現(xiàn)成的,主要是貴。”
“鄰里之間相處和諧融洽,彼此來往密切,誰家要是包餃子,盛好的第一碗都是送到鄰居家,鄰居當面把餃子折到自己碗里,把空碗洗一下還回去。”
“方炎,我聽爸媽說這些,感覺是在聽神話故事一般。你說,那時候的人真有這么淳樸和善良嗎?”
方炎抿了一口茶,微笑道:“你講的這些我也聽家里老人聊過,我父親曾經(jīng)提起過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
“他在縣城上小學時,每到寒暑假期,老師布置作業(yè)其中就有一項,做一件好人好事。”
“你說那會兒也沒監(jiān)控,可我父親他們卻堅決執(zhí)行老師要求,到街上的十字路口,送老頭老太太過馬路。”
“最有意思的是,我父親講,那次有位老奶奶被他們四五個同學輪流攙扶過馬路,一個人就來回走了四五趟。”
“老奶奶也配合,笑呵呵陪著我父親他們幾個,真心幫助他們完成這項任務。”
“哪像現(xiàn)在,別說攙扶過馬路了,就是摔倒都沒人敢去撫,生怕被對方訛詐上。”
“有多少活生生的例子,就因為被人訛去大筆金錢,導致我們的社會道德整體倒退。”
“有時我也在思考,我們社會進入到高速發(fā)展的階段,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可精神世界卻變得狹隘自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喬小麗贊同的點頭,“我覺得,這種不良風氣的根本原因,在于作惡成本太低。”
“像這種老人,訛詐成功,不勞而獲得到一筆錢財。不成功,頂多遭受道德上的譴責,不承擔任何法律方面的責任,沒有損失。”
“有道理。”方炎說:“不過,我相信大多數(shù)的人還好的,只不過個別人一條魚腥一鍋湯。”
夾了一塊東西放在食碟里,方炎繼續(xù)道:“你剛才提到禁放令這件事,等我有機會向厲書記提一提,聽他怎么認為。”
不知不覺,這頓飯過去半個多小時,眼見喬小麗放下筷子吃好了,方炎借口去上衛(wèi)生間的機會,偷偷去吧臺把賬結了。
返回來,老遠看見兩名男子正坐在喬小麗對面說話。
其中一人他認識,喬小麗公司的副總劉建業(yè)。
方炎眉頭緊皺,以為劉建業(yè)在糾纏喬小麗。
大步流星走過來,劉建業(yè)一眼發(fā)現(xiàn)他,急忙起身打招呼,“方秘書,你好。”
主動伸出來的右手,被方炎無情忽視,根本不予搭理。
劉建業(yè)尷尬的搓了搓手,喬小麗見狀,就把另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介紹給方炎認識。
“這是我們公司的齊總。”
齊律主動自報家門,雙手遞上名片。
礙于喬小麗的面子,方炎和齊律握了握手。
“坐下說吧。”喬小麗示意身旁的空座。
四個人重新落座,齊律愁眉不展的嘆息著,把電視劇組要在下城區(qū)固索鎮(zhèn)豐和村取景拍攝一事和盤托出。
方炎聽他口氣和神態(tài),不禁驚訝問:“在我們這里拍攝電視劇是免費宣傳的好事,對你們公司也有益處,齊總為什么唉聲嘆氣?”
“唉!”齊律無奈搖頭大吐苦水,“下城區(qū)委宣傳部的韓部長希望讓他女兒在劇中出演個小角色,能有幾句臺詞就行。只不過我們公司終究不是投資方,在劇組沒有話語權,就連我的同學都很為難,所以這件事讓我有些騎虎難下了。”
劉建業(yè)趁機插話說:“方秘書,您正好在這里,我們想請您移步包間,和韓部長見一面……”
余下的后半句他沒好意思直接說出來,方炎儼然猜得清楚。
說白了,這是用方炎給韓部長施加影響力,有拉大旗扯虎皮的意思。
三個人六只眼睛齊刷刷看向方炎,認真觀察他臉上的細微變化。
尤其是齊律和劉建業(yè),生怕他們唐突出現(xiàn),引起方炎不滿,斷然拒絕。
那樣的話,這事就沒有轉圜余地了。
方炎沉思半晌,緩緩站起身,面對齊律和劉建業(yè)一字一頓道:“好吧,我跟你們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