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藍氏統(tǒng)治九州大陸上千年,有開國先祖那樣的明君,當然也不缺昏君,藍氏就曾出過一位篤信修仙之道的昏君,極為寵信符氏一族,妄想得道成仙。
符氏族人就利用這一點,在九州大陸到處宣揚得道修仙之說,弄得百姓不事生產(chǎn)、民不聊生,到處都是荒地死尸,更甚至,哄得那位皇上差點把江山拱手相贈。
鳳陽王看不過去,在太子的授意下,發(fā)兵皇城,直接把神廟一鍋端了,逼得皇上退位,扶持太子上位。
當然,鳳陽王和神廟斗了幾百年,這期間各有勝負,彼時有一個那么好的機會放在鳳陽王面前,他怎么可能會放過?
因為神廟的形象在民間太過神圣,鳳陽王也不敢屠盡符氏族人,只找了一個理由,把他們趕了出去,趕出九州大陸的權(quán)力中心。
屠族這種事,在前朝很少做,尤其是權(quán)勢到了鳳陽王這種,更是不屑屠族,他不認為離開權(quán)力中心的符氏一族,還能東山再起。
新帝沒有繼位前,曾被神廟多番打壓,又看到符族一族以神的明意,禍害藍氏江山,對符氏深惡痛絕,事后看鳳陽王要取締神廟,太子很是贊成。
就這樣,符氏一族被藍氏與鳳陽王聯(lián)手趕到海外的一個孤島上,對外則說是賜符氏一族仙島,為了不讓俗世打擾符氏族人,從符氏族人登島起,此島就從九州大陸的地圖抹去,歸符氏所有,望他們早日參悟修仙之法。
當然,不管說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改變不了符氏一族在權(quán)力斗爭中失敗,被逐出九州大陸的事實,此舉當然也改變了前朝的權(quán)力格局,沒了神廟與鳳陽王抗衡,鳳陽王的權(quán)利越來越大,直到大到帝王也壓不住,讓帝王心生間隙。
如果不是這樣,藍氏一族與鳳陽族也不會那么快就鬧翻,以至于發(fā)生后面的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