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旨一出,文武百官再次變臉,瞬間就將九皇叔入牢的消息壓下,世家、權貴既是高興,又是擔憂,高興自家子弟多了一個出路,擔憂的是比不過那些苦讀的寒門子弟。
寒門子弟雖說窮困,但也有不少條件還算可以的家族,舉全家之力總能供一人讀書,依自家子弟好逸惡勞的表現,不一定能拼得過寒門子弟,可是......
有皇后母家和九皇叔前車之鑒,世家權貴可不敢在這當口去挑戰帝王的權威。
與士族名門相比,寒門子弟就狂喜了,京城就有不少寒門少年,跪在皇宮外,對皇上高呼萬歲,而這些都與鳳輕瑤無關。
與圣旨同時出宮的還有禁衛軍,禁衛軍出宮后兵分兩路,一路前往九王府,查封九王府;另一路則去鳳輕瑤所在的西區小院。
鳳輕瑤佩戴只有皇后才能帶的鳳釵,等同于謀逆,皇上大張旗鼓地派禁衛軍出面,倒不是怕鳳輕瑤跑了,而是故意做給皇城的人看,凡是與皇帝作對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
太子在九皇叔下獄后,就到處奔走,試圖營救,根本無心管鳳輕瑤的事情,再說了,只要九皇叔出獄,鳳輕瑤自然不會有事。
任誰都知道,皇上拿鳳釵說事,不過是往九皇叔身上潑臟水,給九皇叔扣一個意圖不軌,謀逆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