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皆是讀書人。這話再一次得到了驗證,武官一個個哭喪著臉:“王爺,屬下實在拿不出糧了,我府上明天吃的都沒有了。”
“是呀,王爺,第一次皇上說捐糧時,末將就全捐了,只留下夠一家人吃一個月的糧,后來又說捐糧,末將又捐了,末將已經好幾天吃不飽飯了。”
“大家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拿不出糧食便是拿不出。”肅親王當然知道這些人沒有說假話,武官不比文官,沒有戰爭武官就沒有撈錢的機會,武將大多都窮,他們手上能有多少糧食?
“有王爺這句話,我等就放心了。”
一群人一邊商量,一邊往宮外走去,文臣武將各自占據左右兩邊,立場鮮明。
皇上站在高塔上,看著文武百官滿臉憂愁地出宮,臉上的表情又肅穆了幾分,整個人看上去老了數十歲:“朕是不是太過分了?”
皇上嘆息,他也知道自己把文武百官逼得差不多了,可他心底有氣。
作為東陵的皇上,他手上都沒有那么多的糧食,那神秘賑災人哪來這么多的糧食,居然能不停地施粥,而且那白粥比官府的還要濃稠,這不是打他的臉嘛。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他的眼皮底下,居然有一個擁有這么多糧食的人,這讓他怎么安心,他無論如何都要把那神秘人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