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突厥之于唐朝。
關系并非一成不變。
如果將時光追溯到二十多年前,彼時的唐朝與西突厥,還是親密無間的盟友。
公元617年,大唐初立。
次年,統葉護繼位。
本著遠交近攻原則,雙方開始了長達九年的蜜月期。
在共御東突厥的過程中,唐廷低調發育,統葉護則像開了掛,東征西討,一統西域。
將西突厥漢國推向極盛。
對此,《舊唐書》不吝夸贊:
“統葉護可汗,勇而有謀,善攻戰。”
“遂北并鐵勒,西拒波斯,南接罽賓,悉歸之。控弦數十萬,霸有西域……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然后。
一切在貞觀元年戛然而止。
西突厥出現了反骨仔……公元628年,統葉護被叔父賀莫咄謀殺,后者自立為俟毗可汗。
從此,西突厥進入長期的內亂不休。
在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政權更替中,唐朝一直在支持泥孰派……其首任“咄陸可汗”,曾在武德年入唐,與李世民結拜為兄弟。
一直到后來的同娥、薄布恃勤,均為親唐派。
后者被封為“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建牙于睢合水北,稱“南庭”,并屢次向唐遣使朝貢。
“只可惜,在對峙的過程中,‘北庭’逐漸占據了上風。”
“并不斷東進,占領了原屬于泥孰派的焉耆,已經對我大唐西部構成了威脅……”
李世民坐在微微晃動的馬車中,目光深邃:
“雖然不想承認,可朕也知道,朕以夷制夷的戰略,已經徹底告吹……”
額?
這話怎么接?
....皇帝承認自己失策了,可以提現自己的氣度,有胸襟。
可如果別人順桿爬,就是不識好歹了。
于是房贏沉默了一下,說道:
“所以,您敏銳的意識到,必須放棄尋找代理人的想法,直接出兵進軍西域....”
他成功順延,借機小小拍了個馬屁:
“因為屬下知道,您的目光,從未局限于高昌,而是投向了比更遼闊的絲路。”
“畢竟,只有西突厥這樣的強大存在,才能引發您的興趣。”
“呵呵呵呵……”
李世民果然老懷甚慰:“長安俊杰無數,唯贏兒甚得朕心!”
“陛下謬贊了。”房贏趕忙做謙虛狀。
“不過,有個問題……”
李世民撫須說道:“群臣反對發兵高昌的理由很明確,主要是兩個‘難’字。”
“一是出兵難,萬里用兵,恐難得志。”
“二是治理難,界居絕域,不可以守。”
“可無論哪種難,歸根結底,還是一個‘錢’字!”
說罷,目光爍爍的盯著房贏。
房贏心頭一跳:“您想讓我幫您掙錢?”
“孺子可教!”
李世民笑瞇瞇的說:“朕將你召回,便是讓你扛此重任,朕的腰包鼓了,方能放開手腳,一展宏圖!”
....所以,我就是你手里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
房贏想了想,說道:“錢的問題好辦,只不過如此一來,很多計劃便要提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