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士平仔細打量厲元朗和徐萬東幾眼,試探問:“您二位是領導吧?”
厲元朗卻所問非所答的回應道:“莊老師的課講得不錯,我深受啟發,很想和你進一步探討,不知你有沒有時間。”
看著厲元朗氣度不凡,莊士平更加印證自己猜的沒錯,眼前這個男人準是當官的,至少是個處長。
于是點頭答應,說等他把教具送回去就來。
徐萬東忙說:“我們有車,你把東西放在車里就行。”
厲元朗今天出來,并未乘坐自己那輛掛著三號牌照的紅旗車。
本身屬于低調前來,三號車太過扎眼,讓人一看就知道車主人的身份。
見面地點是一處僻靜的茶樓,這個時間點客人不多,反而有利于他們談話。
三人落座,厲元朗的沉穩,越發使得莊士平局促不安。
這種自帶的不怒而威的氣勢,不是想裝就能裝得出來。
莊士平更加認定,厲元朗肯定是大官,應該比處長還高。
不怪莊士平這樣想。
他雖然在體制里,但他接觸的范圍并不寬泛。
除了學員,就是同事和校領導。
像厲元朗這種級別的官員,他也只在電視里瞧見過,并無深刻印象。
所以,他沒有認出厲元朗,屬于情理之中。
徐萬東此時,則專心致志的成為茶藝師,認真泡起茶來。
“莊老師,你今天在課堂上,關于干部反腐方面的講述很生動,也很透徹。不過有些方面,我認為你有所保留,特別涉及干部監督,我感覺你的話有所保留。”
厲元朗邊說邊掏出筆記本,展開后,就他記錄的內容,詢問起莊士平來。
然而,莊士平并沒第一時間回答厲元朗的提問,反而十分謹慎的打聽厲元朗到底是誰,什么身份?
厲元朗平和的笑了笑,“你看我像什么人?”
“您準是領導,反正不是普通人。”莊士平如實說道。
厲元朗和徐萬東相互對視一眼,徐萬東心領神會的說:“小莊老師,我們是誰不重要,我們關注你,是基于你發表的那篇文章,讓我們耳目一新,非常感興趣。”
“特意約你出來,是想進一步探討。你放心,我們沒別的意思,就是單純的聊天、說話,請你放松些,不要緊張。有什么說什么,盡可以暢所欲。”
莊士平的腦海快速分析,并從厲元朗和徐萬東的表情中,判斷他們真實目的。
厲元朗之所以沒有暴露身份,是不想讓莊士平有壓力。
一旦得知他是省委副書記,有些話肯定不好說出口。
厲元朗要的就是莊士平最為真實的一面,無論優點和缺點。
莊士平默不作聲,端起茶杯抿了又抿,權衡再三,終于下定決心,就厲元朗提出的問題一一作答。
有關干部監督機制,莊士平認為,群眾監督只是口號,并無實際意義。
他說的很坦率,“兩位領導同志,恕我直,群眾是起不到監督干部作用的。很簡單,干部所作所為,群眾根本不掌握。”
“群眾眼中的干部,是經過修飾后的正面形象,是最不真實的一面。說直白一點,群眾看到的干部形象,全是干部想讓群眾看到的。”
“也只有干部身邊的人,關系親近的人,才了解和知道干部。”
厲元朗頻頻點頭,贊成說:“所以,你在文章里就加強監督機制提出建議。其實,這方面我們早有重視,已經在各個領域,進行了嘗試和改善。”
“比如說,巡視組就是手段之一。從上至下,開展各級巡視,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處理問題,有效的遏制一堂和家長式的霸道作風。”
“領導干部,尤其是重要位置的領導干部,因為其身份的特殊性,手中握有很重權力,極易產生唯我獨尊的自信心理。”
“因此,加強同級監督,從根本上抑制這種干部膨脹心態,是長期目標,更是今后一如既往的不變制度。”
“當然了,我說的只是個別現象,并非普遍。我堅信,我們絕大多數干部是好的,是合格的,是能把組織賦予的權力,有效管控住,不至于出現失控情況。”
“莊老師,你身為行政學院的教師,教授的都是我省各級部門領導干部。你語犀利,生動形象,這些是好的。”
“但是……”
厲元朗話鋒一轉,不由得讓莊士平的心,瞬間提到嗓子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