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羊城賓館再怎么后悔都于事無補了。
作為羊城賓館的領導,他現在發愁的是年底的報告該怎么弄了。
而時聽雨則是開始準備開畫廊的事情了,因為在今年九月份的時候,國家頒布了《華國個體工商戶條例》,允許個人注冊為個體工商戶。
九月份的時候她還在觀望。
政令通達也需要時間。
十月份的時候,金陵這邊便有了一些個體商販的出現。
好些都是修鞋、修車和縫補等修理服務,也有小冷飲、小冷食和瓜果蔬菜小賣鋪。
附近還有村民把自家種的蔬菜拿到家屬院附近來賣。
為此,營區那邊還專門安排人過去維持秩序加監督,一律不能超過規定范圍,畢竟靠營區實在是有點近了。
然,好處也是有的,軍屬們買菜買水果的方便了不少。
這天休息,時聽雨和陸衛國兩人去了市里找房子去了。
他們需要一個合適的地方開畫廊。
可看來看去,那些房子的地段都不太合適。
畫廊所在地不能太過吵鬧,但也不能太過偏僻。
過于吵鬧會影響畫廊里看畫的觀眾,可太過偏僻,不利于顧客出行,以及工作人員的出入。
陸衛國見看了幾個都不滿意,安撫起了自家媳婦兒來:“你別著急,下午我再找人問問,肯定能找到合適的。”
時聽雨點點頭。
這要是在后世,她可以到各個中介那里找,可現在連房產中介都沒有,找房子靠得就是自己打聽以及人口相傳。
最后陸衛國那邊帶來了一個消息。
距離金藝兩公里左右,有一個廢棄畫廊要轉讓。
那里因為大運動的關系已經廢棄十多年了,主人家要搬走,所以準備把那廢棄畫廊賣掉。
時聽雨有些驚訝,之前在金藝上班的時候,她無數次路過那里,可她以為那房子的主人早不在了,所以才無人收拾。
沒想到那居然是有主家的。
有現成的房子自然是好,到時候只要重新裝修一下就可以了。
這么想著,時聽雨有點迫不及待了。
第二天,因為陸衛國要訓練,她自己帶著利劍找了過去。
房主是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那畫廊曾經是她兒子開的,只不過房子是在老太太名下,當初特殊時期,她登報跟兒子斷絕了關系,讓兒子跑港城避禍。
如今大運動已然過去,老太太的兒子準備接老母親去港城團聚了。
其實按照現在的制度,大多數房屋的產權歸房產局和建房單位所有,然而老太太的這個畫廊卻是個例外。
大運動結束后,房產所有權歸還給了她個人,倒是可以買賣。
這廢棄畫廊是上下兩層的,共六百多平。
算是中等畫廊大小了。
里面除了比較破敗,其他倒是都還不錯,主體結構也很結實,到時候好好裝修一番便能使用。
看過房子后,時聽雨便決定拿下了。
“苗奶奶,房子我看過了,不知道你這邊想要賣多少錢?”
現在住房還沒有商品化,沒有形成市場價格,但是房子值多少錢,大家心里也是有數的。顯然房主已經計算過這個價格了,她伸出三根手指,“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