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爺爺扇子輕搖帶的都是熱風,穿著洗的白凈的老式汗衫,“嗯,孩子們放假都回來陪我老頭了。”
人家都問古老,怎么不跟著兒子兒媳婦去城里享福。“這樣不是能天天陪著孫子孫女。”
古老不去,那會兒兒子兒媳家里在城里買了個三居的樓房,自已過去了太擁擠,而且孩子們長大了,父母是要和孩子們分開的,“我啊習慣了聞咱家的味兒,到了城里,那都是車屁股的氣,受不了一點。
再說,在咱家多好啊,有你們,有院子,多寬敞了。種種地,收收菜,時而孩子們回來還有個老頭子在家等著,我去城里受那罪干啥。”
姐弟倆那會兒還經常托付開批發鋪的鄰居家照顧呢。
古家夫婦年輕拼搏事業,看著兒子兒媳都很辛苦,孫子孫女也沒人照顧,有一年古爺爺說讓小寒回家,他照顧著,“等小寒上幼兒園了再你們身邊。”
古父當時動容了一下,看著妻子。
古母堅決不答應,“爸,我不是不相信你照顧孩子的能力,只是小寒和暖暖都是我們的孩子,我們生了多難我們都得待在身邊,錢能少賺一些,孩子的責任不能轉嫁你們身上。”
兒子回去了,那就是留守兒童了……
所以多難,夫妻倆都沒讓兒女離開身邊,除了寒暑假都要回來陪古老。
古暖暖小時侯也被說過帶回家養,當時古父都沒讓父親開這個口,女孩兒在并不開化的地方遇到的危險和險惡往往是無法估料到的,所以每次古小暖回家里,路上父母都千叮嚀萬囑咐讓她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回到家里,爺爺也總是叮囑她去那里玩兒,都要告訴爺爺位置,一會兒古暖暖不在身邊,古老就會拿著帽子去到孫女不遠處,看著一群孩子們玩,他坐在不遠的地方到點喊孩子回家吃飯。
“爺爺,我想吃西瓜。”
“回家爺爺拿小麥給小暖暖換一袋子吃。”
古暖暖熱的發絲都黏在臉上,她的補習班下課了。
“爺爺,小寒~”
“姐姐~”小寒站起來,那會兒還是暖心的小寵,會甜甜的喊姐姐,不會起外號。
都說古老寵孫女,“你看暖暖上個課,你還得抱著孩子過來守著,你是怕誰偷你孫女啊。”
又都說古老,照顧好小孫子就行了,畢竟這才是古家的根兒。
古小寒拿地上的石子還打過人,那個人不讓爺爺寵愛姐姐。
數年后的今時,古暖暖抱著女兒也坐在了爺爺當年坐過的石頭上,她低頭看著懷里的女兒,不遠處就是那個教室的門口,只要她出來,爺爺能一眼看到她。
放學了,回到家里扔下書包姐弟倆就興高采烈的去幫爺爺推自行車去買棒冰。
自行車前邊有個木板,木板上邊包裹著棉花,還有一個紅布緊扣住,墊子綿軟軟的很舒服。一開始坐在這里的是古暖暖,后來是古小寒。
也是上了一個月補習班,第二個月古母回家看兒女才知道,“爸,暖暖她會啊,幼兒園她就學英語了。小寒也會一點。”
單純的古老:“那,那,她會,她干嘛不告訴我啊?”
姐弟倆都偷偷躲在門口。
古父太了解閨女了,“爸,暖暖不說是坑你棒冰吃呢。”
門后的古小暖心虛的低頭。
第二個月就沒再去補習班了,古老也沒再坐這個石頭上等孫女放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