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輝將群臣的反應收歸眼底,眸光微閃。
隨手輕抬,一指群臣中一人。
“劉卿家,你身為兵部尚書,在你看來,應當如何?”
聞,兵部尚書劉武兵臉色頓時一僵。
額頭都下意識滲出一抹汗水!
應當如何……
他心中其實有些想法,可卻并不敢說出來。
當今形勢,大盛就算再怎么強盛,也不可能輕易平定南北兩境敵國入侵。
更何況,大盛還剛剛經歷了一場內亂。
目前最好的辦法,終究還是暫避鋒芒!
只是他又悄悄瞟了趙錚一眼,神色愈發遲疑。
暫避鋒芒的主張,也不止大皇子殿下是否會應允?
眼見著四周群臣的目光都逐漸落在他身上,劉武兵只好硬著頭皮上前。
“回稟陛下!”
“而今我大盛剛經歷了叛賊唐極裹挾三十萬北境叛軍謀反一事。”
“正值局勢微弱之時。”
“而此時,卻又遭南北兩方敵國,趁虛而入。”
“臣以為……不可硬憾,只能暫避鋒芒!”
說完,他仍舊在遲疑地看著趙錚,目光都不免躲閃起來。
以往南越入侵之際,唐極老賊便曾主張割地賠款。
而他現在所提出的暫避鋒芒,又與唐極的主張何異?
唐極老賊謀反之時,他算是站對了立場。
但他與趙錚之間,還曾有過恩怨。
此時,趙錚可千萬別因此,再對他心生間隙!
不過,趙錚神色卻是如常。
并非如以往見到唐極主和那般,心緒激蕩。
以大盛如今所面臨的局勢,此時有朝臣提出,暫避鋒芒,倒也正常。
如這劉武兵,也并非如唐極那般,暗藏禍心。
他倒也并不急著反駁什么。
四周其他朝臣,也都在悄悄關注著趙錚的反應。
見趙錚未曾立即反駁,他們也多少放心下來。
當即有朝臣一咬牙,緊跟著上前。
“陛下,我朝禁軍,目前也不過六七十萬兵力。”
“可單只是南越一國,便恐怕要興將近百萬賊軍!”
“而北境又因叛賊唐乾圖肆意妄為,導致北蠻賊軍肆虐。”
“這腹背受敵之際,以當今兵力,恐怕絕對難以平定兩方敵國入侵。”
“因此,若要暫避鋒芒,目前也只能先行放棄一方防守!”
若是兩方敵國入侵之事,放在往常。
大盛坐擁上百萬禁軍,自可應對。
可是,北境三十萬駐軍都已反叛。
先前清繳之下,雖有叛軍歸降,可一時也都難堪重用。
這才是大盛所面臨的首要難題!
無法同時應對兩國來襲!
群臣之中,很快便有不少人一同站出來附和。
“這已是不得已而為之了!”
“行事嚴峻,恐怕不得不暫避鋒芒!”
看著劉武兵等朝臣的反應,秦牧和楚文清也仍舊不發一。
還在權衡著利弊。
想要尋個萬全之策,何其困難?
趙錚背負著雙手,臉上卻并不見急躁。
只是靜靜地看著四周群臣的反應。
如今這些朝臣所,皆是當前大盛所面臨的困境!
這時,孫典偷偷瞟了趙錚一眼后,也邁步走上前去。
輕捋起胡須,向劉武兵詢問。
“劉尚書,你方才所,暫避鋒芒一說,具體該如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