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天下何人不怕死。
他總覺得父皇當了皇帝后,殺氣不夠強,才鬧出這么多幺蛾子。
至于武帝告訴他,皇帝不是萬能的,他是一個字都沒有記住。
“現在諸位討論一下,接下來該怎么辦,一個是糧食問題,一個是用兵的問題,百濟和北涼的大軍就算勤王,也得十日才能到,京都八營只有不到十萬人,如何守得住八個城門?!蔽淞艺f道。
內閣大臣們面面相覷,誰都沒有主意。
武烈有些不耐煩地說:“你們不會一點思路都沒有吧,宰輔大人向來足智多謀,你先說糧食問題,接下來大司馬講用兵問題?!?
他的風格讓內閣大臣們十分不適應,武帝通常都是溫和的討論,讓大家暢所欲。
而武烈是直接下命令施壓,稍有不如意就翻臉。
公孫敖實在想不到萬全之策,便說道:“李少傅文治武功,樣樣精通,不如先讓他講講看,我們再酌情補充?!?
大司馬也說道:“臣也想聽聽李少傅的意思?!?
武烈大眼一瞪,說道:“你們兩位乃是正一品大員,文武百官之首,拿得俸祿比李顯高,權力比李顯大,為何事事都要問他呢?要不讓他來兼任宰輔和大司馬之位?”
他這話斥責的是宰輔和大司馬兩個大混子,實際上則是表達了對李顯的顧忌。
沒有哪個帝王喜歡功高蓋主的臣子,尤其是武烈這種蠻橫慣了的粗野武夫。
既然武烈這么說了,李顯也不吱聲,雖然他心中早已有了主意。
武烈越是顧忌,宰輔公孫敖就越想放大這種君臣矛盾。
他深深的知道,只要李顯在內閣,他是不可能有機會扶持四皇子奪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