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原歷代王朝重武輕文的根本原因就是維持統(tǒng)治。
別說中原各種叛軍了,從北夷到百濟(jì),再從百濟(jì)到北羅剎,匈奴,樓蘭,土藩,大月,這些番邦入侵,便隨時有亡國之憂。
但李顯沒有,他把這些家伙都打服了,樓蘭國變成樓蘭郡,匈奴土藩變成臣屬國,匈奴女王是他的妃子,土藩王把親兒子都送過來當(dāng)人質(zhì)了。
“皇上以為,我們還有勝算嗎?”吳仁孝問。
“勝算雖然不大,但一線生機還在,只要我們搞到火炮的圖紙,至少可以和他劃江而治。”武鎬說道。
岳麓的老百姓們,很快就搞清了通告上的內(nèi)容。
別說直接去京都城考官了,就算是為了這十兩銀子也值得啊。
“以前朝廷都是官官相護(hù),互相舉薦,現(xiàn)在直接開啟科舉制,能者居之,哪怕父母是賤民,一樣可以當(dāng)大官。”有人說道。
“還有這種好事,難道這大唐皇帝的朝廷,就不是官官相護(hù)嗎?”
“總比武朝都是親戚世族當(dāng)官要好啊。”
老百姓們紛紛看著北面的江陵郡,露出羨慕的眼神,若是識字識數(shù)便能當(dāng)官,那他們也愿意省吃儉用送孩子去私塾啊。
“我有個親戚從燕州郡跑過來投靠,他說那李皇帝以后要開公立私塾。”
“什么叫公里私塾?”
“就是朝廷出銀子,送你小孩去讀書識字啊。”
人群中頓時就炸了。
“不可能吧,絕不可能,天底下哪有這么好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