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作曲獎之后,依舊是屬于幕后人員的獎項。
——最佳編曲獎。
這個獎項,葉知秋被提名的歌曲是《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這首唱跳類型的歌曲,很多聽眾對其中引用了大量中藥材名稱以及“崇洋都被醫(yī)治”等歌詞津津樂道,往往忽略了其中編曲的精妙。
這是葉知秋所發(fā)表過作品中節(jié)奏最快的一首,其中將民樂和電聲樂結合的編曲方式精彩無比。
在播放歌曲片段的時候,屏幕上顯現的是葉知秋在“華海站”演唱會上,站在高空機械擺臂上唱跳的場景。
“一葉知秋”演唱會現場還未發(fā)售,這是華海娛樂提供給主辦方的未對外公布過的片段。
熱血沸騰的現場畫面,再次引發(fā)全場一陣尖叫,可惜畫面僅僅持續(xù)了不到十秒,直播間又是一陣“沒看夠”的彈幕刷屏。
“獲得最佳編曲獎的是...”
“《本草綱目》!葉知秋!”
葉知秋第三次上臺,現場觀眾已經有點麻木了。
一連三次獲獎!
不少觀眾似乎突然明白了為什么別人獲獎后恨不得多說兩句,葉知秋的發(fā)卻簡短無比的原因。
畢竟上臺的次數太多,要留點話后面說啊!不然多尷尬...
此時的觀眾席,張藝凡看著舞臺中央的身影,臉色有一絲尷尬。
畢竟《本草綱目》這首歌,當初就是在《歌手》舞臺上iss他的。
另一邊,剛在最佳配樂獎上力壓葉知秋獲獎的蕭元才,臉色古井無波,沒有了方才的意氣風發(fā),眼底深處卻閃過一抹深深的妒忌之色。
作為混古典音樂圈的,蕭元才覺得自己從層次上來說,自己比葉知秋要高。
但現在看著接二連三上臺領獎、出盡風頭的葉知秋,蕭元才心里又嫉妒得不行。
后面兩個獎項,葉知秋并沒有提名,觀眾們稍稍從“葉知秋專場”的感覺中緩過來。
然后,又看到了葉知秋名字的出現。
最佳專輯制作人獎,被提名作品《中國風》!
當《中國風》主打歌《東風破》的旋律響起,幾乎所有人心中都覺得,另外四個選項似乎沒有看下去的必要了。
《中國風》是今年整個華語樂壇,唯一一張總銷量破500萬張的“殿堂金鉆唱片”!
雖然銷量不能代表一切,銷量高的專輯未必就是制作最精良的。
但當銷量斷崖式領先的時候,這個獎你不頒發(fā)給它,除非能找出一個能說服所有人的理由。篳趣閣
事實是,《中國風》不但銷量高,從制作水平來說,也比同樣被提名,諸如張藝凡的專輯《ayoy》高了不止一個層級。
然后,全場觀眾發(fā)現一個可怕的事實。
在“金歌獎”頒獎典禮中,有一個“大滿貫”的標準。一般是指一名歌手同時獲得年度專輯、年度單曲、最佳華語男女歌手和年度歌手四個大獎。
然而,這個“大滿貫”是針對于歌手的身份,對于幕后創(chuàng)作人,則沒有這種說法。
如果非要說幕后人員“大滿貫”的話,應該就是最佳作詞、最佳作曲、最佳編曲和最佳專輯制作這四個獎項全部集合到一個人身上。
但在以前,從來沒有人往這個方向想過,也不敢想。
畢竟,在歌曲制作越來越精細化的當今,也沒人料到會有誰會將這些工作全部一手抓。
不是沒人試過,結果無一例外都是撲街,畢竟人的才華、精力都是有限的。
直到葉知秋這個奇葩出現...
意識到這一點,所有觀眾都變得有點心潮澎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