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來到了大年十二。
在家中休假這段時間,是葉知秋少有的空閑時刻。
平日里在家里幫父母做做家務,偶爾和虞采薇喬裝打扮一番,出門找個人少的地方逛逛街,日子過得愜意得很。
然而在這段時間,春節檔的票房情況可謂是波瀾壯闊。
在年初十的時候,《我不是藥神》總票房正式突破20億,再次引起全網一片震動。
此時,總票房排在第二的《降妖天師》是15億,這個成績放在平時也稱得上優秀,但在《我不是藥神》面前,則是完全被掩蓋了光芒。
更不用說排在第三累計票房8.8億,并且已經漸顯乏力的《賭場風云》了...
在《我不是藥神》票房突破20億當天,網上對這部影片以及葉知秋吹捧的文章,便鋪天蓋地地發了出來。
一般電影的上映期是30天,《我不是票房》也不例外。
當然,隨著時間推移,影片單日票房肯定是呈下降的,春節檔中,這個趨勢會在年初七、初,觀影群眾假期結束恢復上班后格外明顯,然后到了元宵節假期,又會有一波小幅度的回升...
雖然《我不是藥神》也無法避免受到影響,但按目前還能保持單日票房1億的趨勢來看,這部電影總票房最終破30億的概率極大。
事實上,要不是葉知秋休假杜絕了外界干擾,他的電話早就被打爆了。
而《我不是藥神》的驚人成績,讓某些眼紅的人也終于忍不住,開始在發起“進攻”了。
“一部宣揚盜版有理的電影,不應該受到如此追捧。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為什么能夠如此繁榮,就是因為盜版沒有市場。”
“一部只能算還行的劇情片,竟能夠拿到這個票房,只能說華夏電影市場觀眾的鑒賞水平亟需提高。”
“《我我不是藥神》:這是一場營銷的勝利,不是作品的勝利。”
一夜之間,微博、各類媒體上,這種或抨擊、或嘲諷《我不是藥神》的文章多了起來,還一度沖上了熱搜。
然而,如今早已過了“是個專家都有人信”的時代,觀眾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了。
你說《我不是藥神》不好,那給我指出一部好的來看看。
大牌云集、光片酬就花了2個億,然后拍出劇情和白開水一樣、尷尬無比的《賭場風云》嗎?
我的鑒賞水平不高?老子愛看啥就看啥,不需要獲得你的認可,反正看不上那些流量明星當道、最大制作成本是宣傳費的電影就是了。
網上,關于《我不是藥神》爭議的動靜不小,對電影的票房非但沒有負面影響,反倒從側面又幫其宣傳了一波。
可以說,《我不是藥神》是春節期間當之無愧最火爆的影視作品,然而,到了大年十二,一部電視劇的名稱悄然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射雕英雄傳》要大結局了!
這部同樣出自葉知秋之手的武俠劇,除了開播前兩個星期收視率平平外,到了后面幾乎就是亂殺,每次當周、當月收視率榜第一的位置,就沒下來過。
這一晚,不知有多少家庭守在電視機、電腦屏幕前,等待著最后兩集。
漢江市,葉家客廳中,葉知秋等人也在看《射雕》大結局。
實際上,葉父是這部劇的忠實粉絲。
父母對自己孩子的作品,總是無條件支持的,但這次不一樣,葉父葉國強是真的將《射雕英雄傳》從頭看到尾,一集沒落下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