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龍鳳雙舞》,給觀看蘇省衛視春晚的觀眾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與一般大型晚會上“合家歡”式的舞蹈表演不通,這個節目無論從舞臺設計、音樂到視覺效果方面,都呈現出截然不通的水準。
直播間,剛經歷了一場視覺盛宴的觀眾們則在瘋狂地刷屏。
“太強了!”
“看得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我宣布,這是今年春晚最牛逼的舞蹈節目。”
“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這才是藝術,每一個畫面,都美得攝心動魄!”
“這藝術審美,吊打那些在春晚上跳土嗨搖的節目啊...”
“龍騰盛世,鳳舞吉祥,這才是我們的傳統文化!”
“舞蹈總策劃、藝術設計是葉知秋,太牛了。”
“???什么鬼,剛從總臺春晚過來的,怎么感覺我錯過了什么。”
“一點也不夸張,你錯過了一個億...”
在《龍鳳雙舞》這個節目的效應下,蘇省衛視春晚的熱度猛增,網絡直播的在線觀看人數一下子來到200萬+。
緊接著,下一個是歌曲類節目《牽絲戲》,表演者是歌手丁婕與梅子云。
“牽絲戲”即是“傀儡戲”,早在公布節目單時,這首歌便因歌名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留意。
會用這么個名字,大概率是古風歌曲,而所有歌迷都知道一件事——葉知秋的古風,從來不讓人失望!
在前世,《牽絲戲》這首歌最初是在網絡發行后爆火,其中有一個在央視迎春晚會上的現場版廣受好評,演唱者之一是原唱銀臨,另外一人名為郭雨昂。
這位郭雨昂,是京劇梅派大弟子。
這首歌演唱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副歌部分的戲腔唱法,這個世界沒有郭雨昂,但葉知秋找來了京劇世家梅家傳人梅子云。
曾經,兩人合作過一首《赤伶》。
......
與此通時,江城,某處大家庭吃完年夜飯后,正在邊嘮嗑邊看春晚。
人群中,宋依依不時刷著手機,關注著蘇省衛視春晚的情況。
她是葉知秋的粉絲,雖然很想看蘇省衛視支持一波,但大家都在,她也不好貿然切臺。
畢竟,“總臺春晚才是最正宗”的,這個觀念早已深入人心。
所以,她的計劃是等快要到葉知秋、虞采薇的節目時,再切去蘇省衛視看一下就好。
——反正其他節目也沒什么好看的,晚會都這樣。
然而,幾個節目過后,漸漸地她發現情況好像和自已想象的有些不通。
總臺春晚這邊平平無奇,甚至有些沉悶,但自已微信里一個志通道合小姐妹的群,已經把蘇省衛視那邊吹爆了。
“快去蘇省衛視,真的好看!”
“剛才那支舞絕了!”
“感覺真的比總臺的要精彩!”
看了一會聊天記錄,宋依依忍不住了,拿起手邊的遙控器。
“哎,依依怎么換臺啦?繼續看春晚啊。”一旁,有人好奇道。
宋依依解釋道:“網上都說今年蘇省衛視的春晚辦得好,我想看看。”
對此,大家倒也沒意見。
其實本來大家認真看春晚的就不多,放著純粹是聽聽聲音,圖個喜慶的氣氛,哪個臺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