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三拿起那把燧發槍,指著上面的用來摩擦起火的燧石說道:“殿下請看,這燧石太過稀少,要想量產實在太難!”
“燧石?這也不是什么稀缺的材料啊?”
朱雄英又問道:“前幾天工部的嚴尚書過來說不是還有很多嗎,難道不夠用啊?”
“非也!”
胡老三解釋道:“工部現有的燧石是不少,但符合造槍標準的卻很少,加上打磨過后,估計最多能造一千把這種燧發槍!”
朱雄英聽后長嘆一聲,這事他解決不了,還是得找老爺子想辦法,只得說道:“先造出十把,到時候孤拿給皇上看看,讓他老人家派人去收集!”
“草民這就去辦!”
朱雄英也沒有吝嗇私藏,這一個月的時間已經把手雷和燧發槍的制作方法以及原理教給了胡老三。
朱雄英沒有發明弗朗機和紅夷大炮的能力,所以又和胡老三一起研究如何改進現有的洪武大炮。
洪武大炮是一種重炮,胡老三的任務就是把這種大炮改成輕盈,靈活,隨軍方便的小型步兵炮。
……
手雷和燧發槍的打造,幾乎耗盡了朱雄英所學的現代知識,眼看距離過年祭祖還有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便把目光投向了如何去改造冷兵器。
洪武二十六年,朱雄英一定會去南下抗倭,繼而踏平倭國,火器的配置很重要,但不可能實現人人都能用上。
手雷的威力雖然強大,但并不適合近距離作戰,同樣,燧發槍雖然好用,但裝彈,填彈同樣太浪費時間,相比較同樣遠攻的弓箭,至少在射速上差上三倍不止。
所以遠程打擊的武器還要以弓箭為主。
優秀的弓箭手在古代軍隊中十分稀缺,屬于軍隊中“狙擊手”級別的存在,弓箭十分考驗使用者的眼神,技巧,但最重要的還是臂力。
要論箭法,整個京城之中,恐怕就要數曹國公李景隆最為優秀了,各種花里胡哨的箭術配上超高的騎術,讓人不得不服。
總而之,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弓箭手,首先就要練習臂力,沒有三五年苦練之功,就別想摸弓箭,弓都拉不動,就別提射的遠,射的準了,都是扯淡。
隨便玩玩就另當別論了!
古代年紀越大的弓箭手心態越穩,箭法越為高超,像李廣,黃忠等名將,幾乎已經達到狙擊手的水平,戰場之上,只要能看得見目標,幾乎就能射中。
若是想讓普通的士兵成為一名剛算及格的弓箭手,再天賦的加持下恐怕也要兩年,很顯然,朱雄英沒這么多時間,也不可能再讓隔海的小日子再活兩年。
趕緊殺了完事,讓他們早日投胎成畜生,這也是積德行善的好事。
今年一年都在忙,幾乎沒有閑的時候,最終導致蕩倭衛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募兵,更別提訓練的事了,就算過了年就前往浙江,也要先行練兵,鴛鴦陣是相互配合的陣法,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掌握的!
而且靠鴛鴦陣抗倭是一定沒什么問題的,但要想徹底踏平倭國,這些兵力很明顯是不夠用的。
留給朱雄英的時間不多,所以,必須要想出一個解決辦法,也就是降低門檻的速成法!
要想縮短熟練掌握武器的時間,朱雄英考慮半天,決定從武器上下手。
首先就是在作戰之時率先進行攻擊的弓箭手,朱雄英決定利用現代復合弓的原理,在古弓上加入減震桿,滑輪,上下弓片,這樣不僅能大大降低弓箭手的門檻,還提高了準度和射速,但威力卻遠不如傳統弓箭!
朱雄英利用兩天的時間把圖紙畫了出來,交給胡老三去打造了!
除此之外,朱雄英又稍微改進了一下鴛鴦陣,再原有的冷兵器之上加入火器。
首先是手持長槍負責指揮的隊長,將長槍換成剛剛研發出來的燧發槍,上面可以裝上刺刀,可遠攻,可近戰,還不影響指揮!免費小說無廣告、更新最快。下載:免費小說
其次是長牌手,在原本長盾牌加腰刀的基礎上,再加入一把可隨身攜帶的短銃,也就是短頭的燧發槍,用于相持不下之時保命或陰人所用。
藤牌手,狼筅手,長槍手這三個核心的位置改不了,最后的鏜耙手還要配上四枚手雷,不僅負責警戒,還可以進行火力支援。
每十二人為一隊,每一隊為一個戰斗小組,除了單兵作戰武器之外,每個戰斗小組配一輛戰車用來行軍和放置改造后的洪武步兵炮。
一個月后!
距離洪武二十六還有五天,朱雄英終于完成了所有的事情。
隨即命令樸不了把所有研發,改造出來的武器裝車,全部拉到蕩倭衛交給鐵鉉保管。
在外面呆了接近三個月的太孫儲君終于回宮了,整個皇宮頓時熱鬧起來。
朱雄英回去后洗個澡,換身干凈的衣服立馬去了乾清宮,將這些日子自己做的事情全部告訴了老爺子,最后把火藥的配方,比例以及所有新武器的設計圖紙和闡述的原理也交了出去,并叮囑老爺子一定要好好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