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將軍請起,真是折煞老夫了,兩位將軍在前線為我大唐拼命,老夫只不過在后方做一些繁瑣的工作,如何能夠讓兩位將軍行禮呢?老夫代表朝廷感謝兩位將軍。”
趙光泰是個明事理的人,正是因為這一點,李世民才把他給派過來了,現在大唐需要的是休養生息,并不是隨處打仗,如果要是再和高昌國打仗的話,那么大唐這幾年里真的就沒有休息的時候了。
趙光泰從長安城出來的時候,李世民特意交代過,盡量讓高昌國把賊首給交出來,制約剩下的那些人我們就不要了,只要是能夠把薛延陀可汗給帶回長安斬首這件事情也就算是完了。
按照大唐朝臣的想法,高昌國應該是不敢拒絕的,畢竟他們就是一個小國,雖然國土面積不小,但全國的總人口加起來還不足百萬人,就憑這樣的一個國家,如果要想拒絕大唐的話,他們得有多大的勇氣呢?
“趙大人說的這是哪里話,咱們只不過是分工不同,都是為朝廷效命而已,我家王爺已經吩咐過了,此次前往高昌國,一切聽從趙大人處置。”
聽到人家趙大人這么客氣,蘇定方本來還想著給人家一個下馬威呢,文官武將之間是互相對立的,這在哪朝哪代都是正常的,但人家上來就給你帶了個高帽子,如果要是你還給人家對立的話,那就顯得你這個人有點小肚雞腸了,所以蘇定方早先預備好的事兒,現在也使不出來了,至于霍去病這個家伙,站在蘇定方的后面聽著就行,咱盡量少表達意見。
“朝廷的圣旨,在下雖然是正使,但兩位將軍也是副使,有什么事情咱們三人商量著來,皇上他老人家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在不進行戰爭的情況下,把薛延陀可汗帶回長安斬首。”
趙光泰重復了一下李世民的意思,其實李世民的意思他們都知道了,要不然的話蘇定方也不會感覺這么無趣了,朝廷已經是給你定下了大的基調,如果要是你從中鬧事的話,那這個責任他可背不起。
除了李世民的圣旨之外,最讓他害怕的還有李象那封信,李象的心里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如果他要是敢找事兒挑起戰爭的話,李象就把它派到后方的軍營里讓他訓練新兵,永遠沒有上戰場的機會。
蘇定方別的事兒都不怕,就怕不讓自己上戰場,所以即便是心里躍躍欲試,但現在也得把火苗給撲滅了,老老實實的跟在趙大人的身后去高昌國宣讀國書。
在當地休息了兩天,趙大人調整了一下自己的狀態,一行人也就開始上路了,這個時候五千人就不能夠聚集在一塊兒了,蘇定方帶著三千人跟隨在趙大人的身邊,霍去病帶著一千人在周圍游蕩,另外一千人駐扎在原來的基地里,作為他們的后勤保障。
看到蘇定方的這個安排,趙大人也是覺得極為妥當,軍事上的事情他知道的也不多,既然蘇定方認為這樣好,那咱們就按照這個方法就行,之前他們也已經派人給高昌國送去了信兒,現在應該他們的時辰也到了邊境了,引導著我們前往高昌城。
距離目標越近,危險也會越大,不出意外的話,那么意外也就該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