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進。”
辦公室門打開,一個四十多歲,梳著大背頭,手腕上戴著金表的男人走了進來。
孫連茂和孫連城長相酷似,猶如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最大的區別就是孫連城很瘦,孫連茂身寬體胖。
孫連茂點頭哈腰,滿臉的諂媚,笑著說:“陳書記,你好。”
“嗯,坐吧。”陳巖繼續看著手中的筆錄,淡淡地說。
孫連茂想在陳巖對面坐下,但想了想還是謹慎規矩的坐到了靠墻的椅子上。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從古至今都有一個禮儀叫先官后商,意思是無論你官做的再小,對方生意做的多大,經商的遇見當官的必須要低一手。
因為官做的再小,也是代表國家,生意做的再大,代表的也是個人。如果不尊重當官的,上綱上線來說,就是挑釁國家的尊嚴。
“陳書記,我來找您,是想向您匯報一下石灰廠的事。”
陳巖肚子里好笑,不用說,肯定是孫連城給他說了今天會上的情況,所以才讓他來找自己的。
“這種事你應該找趙書記匯報。”
孫連茂忙說:“陳書記,您負責鄉里的經濟建設,趙書記只管大方向,找您匯報沒錯。”
陳巖放下手中的筆,說:“你想匯報石灰廠什么工作?”
“陳書記,是這樣的。為了跟上時代發展,最近石灰廠準備進行改革,為了擴大生產我想引入合伙人,我是這樣想的,您看看行不行,我準備把石灰廠的股份分成三份,鄉政府占一份,靠山村占一份,然后我自己占一分,比例按照五三二,鄉政府占五成,我占三成,靠山村占二成,您看怎么樣?”
好大的讓利,不過這也充分說明,孫連茂意識到了危險。
陳巖問:“石灰廠一年的效益是多少?”
“前年做了三百萬,去年做了五百萬,今年有望突破六百萬。我說的是純收益,總資產差不多有兩千萬。”
陳巖笑著說:“孫總好大方啊,你這是要把自己的錢往外扔啊。”
孫連茂陪笑說:“陳書記,一人富不是富,作為土生土長的后山鄉人,我有義務為后上鄉的老百姓做點事。而且我也相信,石灰廠有了鄉里和靠山村的支持,能有更好的發展。”
“但后山鄉是貧困鄉,靠山村是貧困村,我們可拿不出錢來入股。”
“不用鄉里和靠山村出錢。石灰廠占的就是靠山村的地,靠山村以土地資源入股,鄉里人脈廣,現在做生意講究渠道為王,有了鄉里的人脈和渠道,石灰廠的效益肯定能更上一層樓。”
陳巖說:“孫總,你能有這個覺悟,我很高興。不過有些事,并不是因為你的覺悟高,就不提了。你應該已經知道了,靠山村村長羅達右,還有旮旯村村長秦德輝,今天一早就去了縣里反應你的問題。你到底有沒有做過他們說的那些問題,你自己心里應該非常清楚。”
“陳書記啊,冤枉啊,我真是冤枉啊。我是個合法商人,向來是遵紀守法合法經營,他們說的那些都是受小人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