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三千多兩的股份,東家說送就送?
這一刻,原本還覺得身心批評,不堪重負的眾人,只覺得全身充滿了干勁兒。
他們不是在為別人干活,而是在給自己打拼啊!
楊林的舉例讓他們都明白了工坊發(fā)展的好壞,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關。只要工坊多賺一百兩銀子,他們自己的收入就會增加一兩!
“這百分之八的股份,是送給大家的,同時我再送出百分之十的股份,分給一百個做出過突出貢獻的中層管理者,每人千分之一的股份。”
“這一百人就由大家共同來舉薦。”
“最后,我再拿出百分之十分成一千份,送給表現(xiàn)優(yōu)異的普通工人。”
眾人再次吃了一驚。
百分之十分成一千份兒,也就是萬分之一的股份,分紅的時候也能分到一兩多的銀子!
對于普通工人而,這已經是一筆巨額收入了。
要知道,一個普通工人,一年下來滿打滿算,也就二兩銀子左右的收入。
這一筆分紅,幾乎等同于一年的工錢!
“現(xiàn)在,再擴產還有沒有問題?”
楊林笑呵呵望著眾人。
眾人紛紛搖頭。
此刻他們一身干勁兒,可想而知,當普通工人得知這個消息后,也會非常振奮。
以后,每一個工坊當中,都有高中低層次的股東,各工坊利益與他們息息相關,他們便會自然而然的維護工坊,讓管理變的越發(fā)輕松。
“那好,那我便開始布置任務,大家都記一下。”
“先從造紙坊開始。”
楊林望向趙光:“大家都知道,最近我們造紙坊大降價,薄利多銷,市場需求量劇增,再加上印刷坊的開工,紙張的需求量還會進一步加大,所以造紙坊的增產,是重中之重!”
趙光點頭,并信心滿滿地說道:“東家您就說吧,增產多少?我老趙保證辦到!”
楊林微微一笑,緩緩吐出一個數(shù)字。
“增產十倍。”
“什么?”
在場所有人,頓時紛紛瞪大眼睛。
縱然有所預料,可聽到十倍這個數(shù)字時,所有人還是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作為造紙坊的管事,趙光是最清楚,這個十倍意味著什么。
他剛想出口反對,楊林就先說道:“我知道,現(xiàn)在工坊區(qū)已經接近飽和了,縱然拆了陳家村也建不了多少工坊了,所以我決定,開辟工坊二區(qū)!”
“工坊二區(qū)的規(guī)模,要達到如今工坊區(qū)的一百倍!也是下一階段,我們新工坊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