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dǎo)完民間的輿論風(fēng)向,蕭壁城又私下找到了福公公,盼著他能在昭仁帝身邊多吹吹耳邊風(fēng)。
如今太上皇已經(jīng)不管朝政之事,最能勸得動昭仁帝的便屬福公公了。
他和云苓在民間弄出這么大的動靜,也沒見昭仁帝生氣或者阻止,很顯然對方也在暗暗關(guān)注著風(fēng)向。
在昭仁帝搖擺不定的時候,讓福公公來推一推他心里的天平,這事兒十有八九便能成。
養(yǎng)心殿中,昭仁帝的確一直在注意著民間的動向,心底也清楚那都是云苓夫婦搞出來的鬼。
他皺著眉頭,面有愁色,長長地嘆了口氣。
“唉,看來老三兩口子是堅持要這么做啊。”
他還沒松口答應(yīng)呢,這夫妻倆就開始先給公子幽鋪路了。
平心而論,昭仁帝不拒絕私下與聽雪閣有所往來,但在明面上和對方扯上關(guān)系,哪怕是個偽造的身份,他也還是不太愿意。
至于那座金礦,雖然誘人,昭仁帝卻并沒有那么想要。
大周已經(jīng)不是當(dāng)初那副殘破不堪的模樣了,窮歸窮,但百姓也算安居樂業(yè),沒必要再走捐官那條路。
福公公想了想,溫聲道:“依老奴之見,陛下不如就遂了太子殿下他們的愿吧。”
“哦?”昭仁帝挑了挑眉,示意他繼續(xù)說下去。
福公公繼續(xù)道:“老奴是覺得,太子妃這一步棋走出來的效果也還不錯,如今百姓們都不抵觸‘金王爺’這個稱呼呢。您不愿意松口,自然是為孩子們著想,不希望他們承受太多壓力與指責(zé)。”
“可顯然太子夫婦并不畏懼朝堂的反應(yīng),太子妃素來又是個我行我素,說一不二的人,與其如此倒不如讓他們放手去做,這樣一來倒能迅速立威,震懾住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