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之戰,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率領瓦剌軍和晉王朱棡大戰數次,最終被打的后退四百里,不過損失卻不大。
馬哈木就是個老狐貍,他以保存實力為主,從不與朱棡正面交鋒,能占便宜就打,沒有機會就避開,實在不行就跑。
別看朱棡率領的西路軍壓著瓦剌打,但成果卻不大,雖說勝了幾場,但對于瓦剌來說不過是皮外傷而已,還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最終的戰果甚至都不如遼東戰場的藍玉,這與晉王的能力沒多大關系,一馬平川的草原大兵團作戰,幾乎沒有施展太多兵法計謀的空間,就比誰的馬快,誰的刀子鋒利,誰的士兵不怕死,從始至終,瓦剌都在劃水,他們壓根就沒打算和晉王硬碰硬,成功坑死韃靼。
這一切都在馬哈木的意料之中,也是他最想看到的結果,大明與韃靼打的你死我活,最終得利的只有瓦剌,也可以說是他馬哈木本人,這兩伙勢力都是他的敵人。
對于漠北的勢力,洪武朝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讓韃靼,瓦剌在漠北相互牽制,甚至挑唆他們打,他們打的越厲害明朝就越安全。
可如今東韃靼名存實亡,西瓦剌已經成為漠北勢力最大的敵人,漠北之戰,朱雄英費盡心機殲滅韃靼主力,無形之中算是給瓦剌做了嫁衣。
瓦剌一家獨大,發展下去不是好事,所以朱雄英繼續延續以夷制夷的策略,扶植兀良哈和女真,讓他們去衡制瓦剌,必要之時可以開戰。
讓兀良哈,女真和瓦剌開戰,明軍肯定不參與,只能在背后支持,目前小皇帝實在太窮了,確實打不了仗。
“馬哈木把親兒子都派出來了,說吧,想要什么?”
這些北方的勢力在洪武朝基本都沒有朝貢過,韃靼覆滅后,整個北方全都慌了,趁著朝貢的機會紛紛來到大明求和,求幫助,求庇佑。
瓦剌也不例外,別看他們現在是漠北最大的勢力,但和大明相比還是不夠看的,如果朝廷再行北伐,瓦剌只有逃跑的份。
脫歡把態度放的很低,恭敬道:“大皇帝陛下,馬哈木汗愿與大明重新修好,從此年年朝貢,歲歲來朝,請求大明冊封三位首領為王,授予冊寶金印!”
看來瓦剌也不想打仗,或許說是認慫了,韃靼的下場讓他們感到害怕了,而這恰恰也是朱雄英的意思,小皇帝也不想打了,他現在一門心思放在新政上,實在沒有精力再去操心戰事,更何況國庫也沒錢了。
“既然馬哈木如此識時務,朕就冊封他為順寧王,特進金紫光祿大夫,太平為特進金紫光祿大夫,賢義王,把禿孛羅為特進金紫光祿大夫,安樂王!”
這都是虛職而已,沒有任何意義,他們也不可能來大明為官,大明也不會發他們俸祿,也沒什么權利,給個面子罷了。
“不過……”
朱雄英突然話鋒一轉,繼續道:“朕之所以答應你們瓦剌的請求并非朕怕你們,而是不想再起刀兵,生靈涂炭,但是……和平也是需要代價的,上一次是你們先動的手,所以這個責任需要你們來承擔……”
龍袍袖下,朱雄英伸出兩根手指,坦然道:“朕每年要兩萬頭牛羊,不多吧?”
脫歡頓時一愣,連連賠著笑臉說道:“不多,不多!”
對于瓦剌來說,兩萬頭牛羊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了,尚在能接受的范圍之內,如果他們不識抬舉,朱雄英不介意學習漢武帝,將瓦剌這個名字從歷史中劃掉,就如同歷史上的匈奴一樣。!如果您覺得本站還好,,請下載免費小。
脫歡走后,大殿內立馬安靜下來,朱雄英饒有興趣的問王鈍道:“王卿,你覺得朕處理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