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海之事,朱雄英其實是有很大顧慮的,倒不是怕臣子反對,也不是怕做不好,而是目前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攤丁入畝,士紳納糧才剛開始,各地都在丈量土地,登記人數,可以說還沒正式推行,所以目前還沒遇到阻力,但可以想象,各地的士紳地主,世家豪強一定都在想辦法阻止新政,不出一年,一定會有動作。
朱雄英力排眾議,敢為天下先,大膽改革,推行新政,得罪天下士紳,到時候面臨的壓力一定很大,而這個時候再開海,實在有些太急了。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特別是改革之事,絕對不能操之過急,步子要是邁上了,容易扯到蛋。
朱雄英的褲襠要是破了,這大明朝就得大亂起來。
可現在國家沒錢,新稅一時半會又收不上來,他身為皇帝怎能不急,就他一個人省的那點飯錢,茶葉錢能有什么用。
想來想去,除了開海,朱雄英想不到還有什么辦法能在短時間之內迅速斂財。
可攤丁入畝和士紳納糧還沒解決,現在又要開海,實在有些操之過急了。
要是以前還當皇太孫的朱雄英,那絕對沒二話,只要老爺子點頭,他立馬去干。
可他現在是皇帝,是天下之主,他的一句話,一個決定關乎億兆子民,大明國運,絕對不能頭腦一熱說干就干,凡事都要三思而行。
朱雄英詢問了老爺子的意見,老爺子也覺得有些太急了,治大國如烹小鮮,油鹽醬醋都要放的恰到好處,要掌握火候,絕對不能大火加猛料一鍋全燉了,還是要穩扎穩打,一步步的來。
朱雄英也有些迷茫了,幾次朝會也都忍住沒提開海的事,草草下朝。
作為皇帝,他也不能一心撲在新政上,其他政務也要處理,雖說朱高熾來了能幫他分擔一些,但他自己不可能把所有大小事務全部交給他。
如今各地藩王都在問朝廷要錢,朱雄英一直拖著不給,萬一大胖以權謀私,把朝廷欠燕藩的軍費,賞賜和食祿全部補上,那朱雄英只能吃啞巴虧。
……
朝會結束,臣子們規規矩矩退出奉天殿,朝著奉天門快步走去。
西長房外,剛剛下朝的官員已經排起了長龍般的隊伍,他們把芴板插在腰間,開始打飯吃飯。
西長房的伙食并不算豐盛,只能說太一般了。
一人三個拳頭大小的窩頭,一碟腌制的小菜,一碗不算稀也不算太稠的粥,多了沒有,吃不完可以帶走,也可以直接帶回衙門吃,每隔十天有一頓肉包子或者油條,但依舊是限量。
對于艱苦的文官來說,下朝后能不花錢直接吃上剛出鍋的窩頭,帶鹽的小菜,還有熱粥,已經算天大的待遇,這是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
反觀東長房,只有寥寥幾名官員進去,六部尚書,左右御史,外加內閣,滿打滿算也就十人出頭,其中還有人前往地方公辦不在京城。
右都御史凌漢第一個走了進去,來到打飯的窗口,御廚笑呵呵的問道:“凌老大人,今個吃點什么?”
凌漢用手中的芴板指著各式各樣的早餐說道:“大肉包子來兩個,要豬肉大蔥的,給本官挑些餡多皮薄的,油條也來倆,撿大的拿,那個……小米糕來二兩,兩熟煎鮮魚一條,酸筍一碟,高粱餅子……算了,粗糧就不吃了,再來一碗粥,給本官撈些稠的!”
御廚有些傻眼了,苦著臉問道:“老大人,這有些太多了,您吃的完嗎?”
“小的要提醒您一句,陛下前兩天視察東長房說了,官員吃多吃少都隨意,但誰要是浪費糧食,以后就不要來東長房吃飯了!”
“老大人,小的多句嘴,您先拿一些吃著,要是不夠,您招呼一聲,小的給您送過去!”
凌漢滿不在乎的說道:“不用,就按本官說的這些拿,吃不完本官以后就不來了!”
說罷,直接用托盤把剛才要的東西端了過去,又回頭說道:“按照本官剛才要的東西,再打包一份,本官吃完帶走,對了,再加兩根酥糖!”
東長房不僅吃的比西長房好,而且還不限量,最重要的是,皇帝并沒有規定不能帶走。 免費小說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