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5日,東方會的最后一天。
翡翠島度假村的會議室中,眾人討論的是關于互聯網行業的未來。
互聯網這個東西呢,其實在國內發展已經經過好幾個階段了,或者說套用昨天的議題上,提到的周期就是好幾個周期了。
從最開始互聯網引進國內的時候,那個時候,大家知道的很少的,掛著信息高速公路的牌子,可能是大家對于互聯網行業的最初印象了。
剩下的,大家是一無所知的。
直到千禧年前后的時候,第一批的互聯網企業上市,大家發現這個東西,市值是真的高啊。
相比傳統的行業,這成功來的太容易了,傳統的行業,從一家一家小企業開始,不知道要在行業里邊掙扎多長時間,才能夠有上市的資格。
即使上市了,這個市值,也要看行業的重要性和企業所在行業的重要程度。
但是這個互聯網行業就不一樣了,沒有多少人,可能租借兩間辦公室,在計算機上鼓搗鼓搗,什么經濟效益都沒有創造,結果就能上市,上市以后的市值還那么高。
這對于大家來說,完全就是一個看著陌生,但是非常新鮮的東西。
當然了,有一部分看到了這里邊的機遇,也有些人看不懂呢,羨慕眼紅,然后詆毀的。
畢竟相比互聯網行業呢,東方會的成員里邊,大部分還是傳統企業,他們都是從一點點做大的,從小廠子到大廠子,從三五個人,到三五百人。
看互聯網行業的這些創業者呢,就像是看不勞而獲的人一樣,這自然是有些排斥的。
等到互聯網泡沫破碎以后呢,很多人都覺得互聯網行業要完了,畢竟這個行業完全不創造經濟效益的,這一個企業沒有創造經濟價值,結果市值那么高,這里邊肯定是有問題的。
這個泡沫破碎了,沒有了資金來源就完了。
結果沒想到,這互聯網行業這兩年,竟然浴火重生了。
尤其是去年阿貍的上市,更是把國內的互聯網行業推向了一個高峰,將近兩千萬港幣的市值,讓一群傳統行業的大佬震驚的同時,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自己是不是老了。
這兩千億港幣的市值啊,這在座的這些人,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那是兩千億,不是兩千塊啊。
很多企業雖然說是上市企業,但實際上呢,很多人的企業,市值連阿貍的十分之都沒有的,也就是說兩百億市值的企業,這都算是大企業了。
東方會的成員,就是實力強勁一點,但是大部分的傳統企業,也就是在百億這個級別的,上千億的不能說沒有,只能說很少很少。
這也是今天互聯網行業,能夠爭取到一個議題的原因,沒辦法,這有錢腰桿子就硬說話的聲音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