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破陣樂。
唐朝著名宮廷樂舞。
最初,為唐軍軍歌。
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破叛將劉武周,軍人利用軍中舊曲填唱新詞,歡慶勝利,遂有“秦王破陣”曲流傳于世。
公元633年。
李世民親制《破陣舞圖》。
令太常丞呂才,編制音樂。
令李百藥、虞世南、儲亮、魏征等制歌詞,選樂工一百二十八人,披甲持戟,依照舞圖排練。
幾經完善后。
又在原曲揉進了龜茲樂。
婉轉而動聽,且氣壯山河,高昂而且極富號召力,由此——《秦王破陣舞》成。
此時。
看著氣勢磅礴的舞曲。
大殿中的人們,全都被震撼了。
“為何他們殺氣沖天?”
“以前觀看破陣舞,為何沒有這種感覺?”
“尤其房遺愛,渾身殺意簡直濃郁到了極點!”
“怎會這樣?!”
臺下傳來陣陣驚呼。
無一不被眼前一幕震撼。
只見臺上陣首,三個品字形人影,宛如尖刀一樣,不斷在臺上游走,震懾全場。
正是房俊三人。
此時的他們。
哪里還有剛才的松散。
房俊一馬當先,魁梧高大的身材,尤為出眾。
他面色剛毅,雙眸深邃似天上星空,俾睨四顧,目光所及之處,引來人們陣陣顫栗。
左側李恪。
銀盔銀甲,身材修長,頂著一張帥臉,好似年輕版的李世民,英武非凡,帥的掉渣。
右側程處弼。
黑鐵塔般的身材,宛如一頭暴起的黑熊,大開大合,一身明光鎧,壓迫力十足。
“我知道了!”
“我知道這殺氣是從哪里來了!”
“以前表演的人,是宮中樂人,現在臺上的,可是軍中精銳百騎!”
有人一聲驚呼。
一下道破了緣由。
樂人只是舞者,而百騎,可是武人!
他們歷經沙場廝殺,兵甲染血,那一身血腥殺氣,自然不是宮中樂人可以比擬。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
讓人感覺軍中戰陣再現。
而且一站一立,一步一伐,節奏順暢,有著行云流水般的熟稔,只因為,沙場戰陣,原本就是這幫人的本職。
“好!這才是我大唐舞蹈!”
李世民臉上全是滿意之色,身體竭力前傾,看著臺上的舞蹈,一雙虎目亮的嚇人。
可這一幕。
在頂尖權貴看來。
卻不吝于一條驚雷轟下。
“宮中的百騎......竟發展到了如此地步!”
大佬們的心震顫了。
“初,太宗貞觀中,擇官戶蕃口中少年驍勇者百人,每出游獵,令持弓矢於御馬前射生,令騎豹文韉,著畫獸文衫,謂之‘百騎’。”
百騎,顧名思義。
設定的編制只有百人。
可現在呢?
就算拋去吳王李恪,程家三郎,臺上足足還有一百二十六人!
編制超員?
那怎么可能?
那么唯一的解釋就是,百騎已經不止有一百人了......
而且英明如李二陛下,不可能因為一個舞曲,就將百騎擴張的秘密暴露,除非他想讓人知道…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權貴們越想越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