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太極宮兩儀殿。
李世民坐在高高的龍椅上,接受眾臣的朝拜和進。
大殿之上,文武百官立于兩側,于天子共商國事,君臣一堂,一派貞觀盛事之風。
不知不覺,朝會已近尾聲。
李世民環顧四周,習慣性的說道:“諸位卿家,可還有奏對之事?若是無事,今日的朝會便散了吧。”
“臣,有本!”
就在這時,一聲高唱響起。
群臣側目望去,只見一名四十多歲的官員站了出來,正是御史中丞,陰弘智。
陰弘智,字少奕,前隋長安留守陰世師之子,陰德妃的胞弟,因姐姐有寵于李世民,武德朝授秦王府洗馬。
當今陛下繼位后,他也跟著水漲船高,拜檢校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兼任齊州長史,輔佐外甥李佑。
“原來是少奕啊。”
因為陰妃的緣故,李世民對這個小舅子態度還算和藹,微笑著問道:“卿可是有事?速速奏來。”
“啟稟陛下,臣要彈劾長安縣令!”
陰弘智一句話。
讓整個兩儀殿鴉雀無聲。
貞觀時期,御史臺不僅可以風聞奏事,還設置臺獄,受理特殊的訴訟案件,享有司法權力。
后世到了玄宗年間,御史臺又發展出殿院、臺院、察院,“掌以刑法典章糾正百官之罪惡”。
而無論何時。
御史最重要的一個職能便是——彈劾!
而且想彈誰就彈誰,單單貞觀一朝,就有左衛將軍丘行恭,因“與兄爭葬母”被彈劾受到除名處分,房玄齡、魏征、溫彥博、李靖也曾因“軍令無法”被御史彈劾......
而眼下。
陰弘智行使的,便是御史的基本技能,彈劾。
誰讓他是御史中丞呢?
風聞奏事,意思是我聽說某某傳聞了,我不需要拿出真憑實據,甚至可以不用署名,就可以舉報你。
更何況,長安幼童拐賣案并且憑空捏造,而是真實發生的......結合近來朝堂局勢,百官之中,已經有人猜到了某種可能,紛紛神色微變。
李世民也緩緩收斂了笑容,盯著陰弘智,開口說道:“長安縣令有何不妥之處,卿可一一奏來。”
被李世民銳利的目光籠罩。
陰弘智渾身一顫,但還是深吸一口氣說道:“啟稟陛下,長安城近日多有幼童被拐,數量已達數千之多,父母瘋癲者有之,自尋短見者有之,長安現已人心惶惶,且已經有人持刀闖入縣衙......這是要民變的前奏啊!”
嘶——
眾臣紛紛倒吸一口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