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點點香,蜂蝶搶蜜忙。
旁邊是御花園的花海,眾人坐在涼亭長廊之中。
這是吳王朱允熥第一次賜宴臣子,解縉和鐵鉉正襟危坐,目不斜視。
宮中賜宴分餐制,他二人各自坐在一張方桌后。
朱允熥身上穿著的還是早上鍛煉身體的布衣,因為不夠莊重所以在宮中換衣。
十二個太監一字排開,手里捧著纏枝青花瓷。
首先每人面前四樣素菜,酸甜口腌青瓜片,香油干蘿卜絲,芝麻醬熗拌白菜絲,糖蒜。
(青瓜就是黃瓜,黃通皇,所以避諱)
然后是每人一枚切開的咸鴨蛋,鴨蛋腌制的剛剛好,煮的也剛剛好,陽光下紅色的油脂,似乎在流淌。
梗米粥一人一碗,蔥油金絲卷,配蝦皮肉餡包子。
以帝王之家來說,吃的有些寒酸,但老爺子這邊的廚子終年預備的就是這些。
一是老爺子性子簡樸,二來是老爺子就喜歡這些家常小菜。
若是哪個不開眼的,敢早上給老爺子預備燕窩,估計老爺子會把當他燕窩給熬了。
朱允熥還在換衣服,兩位吳王屬官不能擅自開動,坐在那眼觀鼻,鼻觀心。
鐵鉉性子沉穩,高大的身體坐得筆直,一動不動。
解縉坐在御花園之中,滿眼姹紫嫣紅的景象。
心中詩意大發,本想吟詩一首,再見到身邊榆木疙瘩的一樣的鐵鉉,頓時什么詩都做不出來了。
“兄臺!”鐵鉉比解縉年長六七歲左右,所以解縉口中兄臺。
鐵鉉微微轉頭,微微頷首(ha
)。
“在下解縉,江西人,洪武二十年戊辰科進士三甲第十名進士。
”解縉開始自報家門。
相傳當年他科舉的時候,本來應該是第一甲前三,但是年紀太小,而且文章語激烈,考官為了磨他的性子,所以微微靠名此后了一些。
鐵鉉略微沉吟一下,“在下鐵鉉,河南鄧人,國子生授官。
”
“祖上可是?”解縉微微錯愕之后,八卦的追問。
鐵鉉面不改色,“元臣。
”
“哦!”解縉恍然大悟,“怪不得!”
鐵鉉眼皮子抖三抖,隨后面無表情。
“原來不是科舉,國子生現在還能授官,再過些年,一個知縣都了不起了。
更別說中樞六部,兄臺好福氣!”解縉繼續笑道。
鐵鉉忽然扭頭,高大的影子直接籠罩在解縉的身上。
后者只覺得眼前一暗,像是堵了座山。
國子生就是國子監的肄業生,國子監雖然是國家名義上的最高學府,但是其中的學生都是各地推薦的監生,監生就有了做官的權力。
自古以來這種好事,幾乎是輪不到老百姓的,地方推薦的都是各地的望族子弟,官員或者干脆就是貴族子弟。
明初官員成分駁雜,除了中樞掌權的淮人一派,還有淮人的死對頭江南一派,另外還有歸降大明原來的大元降官,貴族等人。
朱元璋雖然出身不高,但是胸懷坦蕩。
當日常遇春等人攻克大都之前,朱元璋曾再三囑咐過,大元貴族與官吏不得加害。
他的這一舉動,不但贏得了失敗一方的好感,而且也把這些人迅速轉化為大明的官員力量。
鐵鉉祖上也曾顯赫,所以被保舉入了國子監。
解縉只覺得眼前一黑,再看鐵鉉那張木訥的臉,頓時有些心慌,“兄臺,鐵兄,您擋住光了!”
鐵鉉忽然莞爾一笑,搖頭回到自己的位置。
這時朱允熥換好衣服,一身金絲纏線的親王袍服,大步流星進來。
“別人賜宴都是正宴,我這卻是早飯。
兩位別嫌棄,隨便用些!”朱允熥笑道。
其實他心里正愁沒有自己的班底,沒想到老爺子已經給他選好了左膀右臂。
一個好漢三個幫,鐵鉉穩重,解縉有才,他心中不勝歡喜。
兩人都是讀書人出身,禮節上挑不出毛病,講究食不寢不語,吃起飯來慢條斯理。
而朱允熥則是稍微有些不夠莊重,他吃飯和老爺子是一個路數,大開大合。
“蝦皮肉包子不錯,又香又鮮!”朱允熥笑道,“鼎石,你怎么不吃呀!”
朱允熥注意到,鐵鉉只是吃梗米粥和小菜,肉包子一動不動。
這肉包子只有龍眼大小,看著雖小,做工卻很復雜。
不像北方包子那樣拳頭大,吃起來是別有風味。
鐵鉉猶豫下,站起來說道,“回殿下,臣是色目人后裔,家中信回教,所以不吃大肉”
“明白了!”朱允熥看看鐵鉉猶如混血兒一樣的面容,恍然大悟道,笑道,“是我的不是了。
”
“臣不敢!”鐵鉉趕緊肅容道。
“不吃大肉?古人云,上有賜,下不能辭”解縉剛開口,感覺鐵鉉的黑影又壓過來,立馬閉嘴不。
明代是一個非常寬容的朝代,也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中國形成真正多民族國家的開端。
朱元璋雖然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一代雄主。
但是他從沒有盲目狹隘的排外。
他不但命令宋濂等人修元史,承認元代的正統地位,并且對于元代初期一些利民的政策,給予肯定的態度。
(有興趣的小伙伴們,自行去看一下南宋末年江南的經濟政策,還有元初忽必烈時期的政策對比)
并且對待天下的臣民,無論是元時在中原扎根落戶的色目人后裔,還是其他胡人,都一視同仁。
只要遵守律法,就是大明子民,可以做官,可以務農,可以經商,沒有任何限制。
洪武初年,他下旨復衣冠如唐制。
也就是說明初的衣裝,有盛唐的影子。
同時禁止了胡語,胡姓,辮發,胡服等。
胡人,色目人可以和漢人相互通婚,但是必須雙方都是自愿。
總的來說,大明初年是一個自信包容的國度。
這也使得大明的文化呈現了非常多彩的一面,而且在政治上的影響,也非常的深遠。
甚至說,這樣的包容也使得外來的東西,能更好的融合在本土文明之中。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這是一個人,一個國家,最基本的素養和道德品質。
后世朱允熥成長的地方,在這個時代還是蠻荒之地。
但他成長的時候,一個班級五十多位同學,漢滿蒙回朝,赫哲,鄂倫春,達斡爾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