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武人勛貴壓著文官,但是除卻這些勛貴之外,大明的武人們,多在文官面前抬不起頭來。
文官都出身良家,寒窗苦讀十余年也未必登科。
一旦選中,是光宗耀祖魚躍龍門。
整個國家,乃至整個民族,對于狀元文曲星,舉人老爺等都有著莫名的崇拜。
而武人在世人眼里,地位遠不如文人。
武人是什么,武人是賊配軍,是禍國殃民的屠夫。
管他是囚徒,還是大奸大惡之輩,只要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死人堆里走上那么幾回而閻王不收,就成了武臣。
在大多數人心中,武人遠算不上國家棟梁,甚至還是國家需要防備的對象。
現在皇太孫建立武學,為的是要給武人晉身之階,武人也成了國家之士。
若是再把武人和國子監那樣的國家學府并列,以后那些秀才老爺,誰他媽還敢給武人臉色看?
其實,在這些武人的內心深處,對于國家承認的功名,有著非凡的渴望!
“國武監?多繞口!不妥!”朱允熥想想,朗聲道,“大明皇家武學,武學之間,冠以皇家二字。
大明以武立國,皇統與天下武人,休戚一體!”
“殿下圣明!”
群臣稱頌之中,忽然一人哽咽著哭了起來。
朱允熥一看,竟然是駙馬都尉梅殷。
當下問道,“你哭什么?”
“殿下!”梅殷擦拭著眼淚,“天下人重文輕武,好似武人都是小娘生的。
那些秀才心里,都管咱們叫丘八。
軍中的兄弟們,即便是做到了參將,也比不得一個縣太爺威風!”
“殿下圣恩,給了咱們這些武人面子,更給了咱們前程。
以后大明的武人,也都是識文斷字的了,在那些秀才的面前,也能直起腰桿來!”
“好了好了!”朱允熥柔聲道,“你也是尸山血海中殺出來的悍將,動不動就掉眼淚,不嫌丟人?武人為國家賣命,孤自然要給個好出身。
國家一文一武,乃是國家的兩條腿。
少一條,咱大明都站不穩當!”
“辦武學,選將才,給武人好出身,是了為了讓武人變成國家之士,使國家有尚武之風。
使武人不再輕賤,同樣是為國效力了,憑甚武人就低人一頭?”
“殿下!”李景隆朗聲道,“若軍中將士聞殿下之,定銘記五內!”說著,繼續道,“臣懇請殿下,方才所說之,容臣抄寫,發于軍中,讓大明士卒,都能沐浴天恩!”
“不必如此!”朱允熥笑道,“不要太刻意說給旁人聽就好,不要抄寫出來!”
說著,頓了頓,繼續道,“武學既立,第一批學員,你們五軍都督府從軍中挑選,先挑那些壓著功勞沒有封賞升遷的選來!”
武人不比文官,文官升遷都是實職。
而武人嘛,一個蘿卜一個坑,即便立下些功勞。
但上官未戰死,也只能乖乖排資歷。
讓那些有功未升的武人進京,為天子門生,只要不是傻到家,都知道前途一片光明。
“還有京中勛貴家的子弟!”朱允熥再看看眾將,“譬如你們諸位家里的子侄,讓他們在京中閑逛,難免生事。
都送武學中去,好鐵百煉才成鋼,明白嗎?”
“臣等遵旨!”
“行了!”朱允熥一擺手,“說了半天,你們也都餓了。
今日咱們君臣,就著外面的雪,吃些熱乎的!”說著,對王八恥說道,“準備飯菜!”
皇太孫賞宴,這些武臣們個個眉開眼笑。
沒一會,宮人魚躍而入。
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也不是宮里的溫火膳。
而是每人一個黃銅鍋子,兩盤切好的羊肉,菌菇干菜等物。
眾人對這東西都不陌生,大伙都是跟胡人打了一輩子仗的,而且吃食上,更喜歡這種簡單卻能大口朵頤的吃法。
“冬天了,就要吃羊肉!”朱允熥笑道,“這是口外,歸順大明的蒙古部,進獻的肥羊,都嘗嘗!”
說完,剛拿起筷子,卻又停住。
他桌上,除了鍋子羊肉之外,還有幾個熱騰騰的包子。
“這是?”朱允熥疑問。
王八恥在旁笑道,“殿下,承恩侯夫人進宮,帶來的吃食。
娘娘那邊差人送來的,說是承恩侯夫人親手做的!”
原來是,丈母娘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