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為不妥!”
浙江布政使張善正色開口道,“倭人狡詐,不可輕易踏足大明之土!”說著,又道,“前些年鬧倭寇的時候,許多倭寇干脆就是倭商假扮的。哼,卑劣之國,不知禮儀,若他們上岸,說不定又要鬧出什么亂子來!”
吏部尚書凌漢也道,“倭人與我中華風俗不同,若上岸進城,恐招非議!”
此時的大明君臣,對倭人是掐半個眼睛看不上。其中原因,不但是前些年靖海軍未建之前,倭寇騷擾海疆。主要的是,倭國對大明并不那么恭敬。
當年倭國曾經(jīng)殺過大明的使者,老爺子大怒非要發(fā)百萬大軍滅了那朝食。若不是上一代曹國公李文忠攔著,說不定真打了。
“倭人見利忘義,如今求著我大明貿(mào)易,所以才卑躬屈膝!”凌漢的老臉有些猙獰,“若是依臣的意思,一根線頭都不賣給他們!”
此時的倭國,在經(jīng)濟上非常依賴大明。長達數(shù)十年的戰(zhàn)亂,使得他們國內(nèi)物價飛漲,物資短缺。
討厭是一回事,貿(mào)易又是另外一回事,哪有有錢不賺的道理。那邊的銀山,可是讓朱允熥垂涎三尺。若不是,此時征伐倭國的時機和條件還不成熟,他早就攛掇此事了。
“臣倒是以為,上岸沒什么不可!”蘇州知府馬京忽然開口,“與倭人貿(mào)易,我大明也是得利的。一味的苛責,反而顯得我大明小家子氣!”
“至于進內(nèi)城嗎,自然是不行。不過外城倒是可以,只要遵守大明律法,與人為善,讓他們落腳,也是殿下的恩德!”馬京繼續(xù)說道。
“說的有幾分道理!”朱允熥想想,開口道,“告知寧波府,酌情放寬。不過,他們上岸也好,落腳也罷,兵器一律不需攜帶!人數(shù)也必須報備!”
“遵旨!”傅友文說道。
權(quán)力上可以獨裁,但思想上不能。
召集臣子議事,要的就是集思廣益廣開路,畢竟眼前這些人,才能做出最符合這個時代的判斷。
忽然,朱允熥剛要開口,見王八恥出現(xiàn)在外邊。
“打完了?”朱允熥問道。
“殿下!”王八恥快步上前,一臉驚恐的小聲道,“賢妃娘娘那邊要早產(chǎn)了,皇爺已經(jīng)過去了!”
~~~~
湯胖兒!
他還有陣子才到生產(chǎn)的日子,而且她身子一直強健,怎么會早產(chǎn)?
朱允熥趕緊散會,心急火燎的朝著東宮那邊走去。
剛進湯胖兒所住的庭院,就看見老爺子背著手,焦急的在地上來回踱步。
“皇爺爺,如何了?”朱允熥問道。
“你自己媳婦,你問咱?”老爺子沒好氣的說道。
朱允熥又問一邊的梅良心,“怎么回事?”
“回殿下,方才娘娘帶著奴婢來串門,賢妃娘娘還好好的,說要給娘娘洗李子吃,可不知怎地,好似忽然動了胎氣!”梅良心急道,“召了太醫(yī)來,說是要早產(chǎn)!”
這可是大大的兇險,這年月莫說是早產(chǎn),就是足日子生產(chǎn)的女子和胎兒,都有性命之憂,何況這不滿月的。
“誰在里面?”朱允熥又問道。
“惠妃娘娘,太孫妃,還有幾個接生嬤嬤!”梅良心開口道。
朱允熥心中急得不行,想進去看看,卻直接被老爺子拽住。
“你干啥去?”
“孫兒去看看!”
老爺子瞪眼道,“娘們的事,你一個男的,去看啥,你會呀?”
“孫兒這不是心里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