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張家棉布工坊的事,直接捅到了臣這,是臣給壓住的!臣也不想壓,可這樣的事鬧大,難看的還是皇上您。”朱高熾又道,“這樣的事,不是一兩次了。曹國公也好其他勛貴也好,家里的門人這幾年沒少吞并人家的產(chǎn)業(yè)。也不能說是吞并,說強(qiáng)買合適些!呵呵,他們看上的產(chǎn)業(yè),誰敢不賣呢?”
“從臣的角度來看,或許這種事,可能是李家的門人扯虎皮做大旗。但從外人的角度來說,這是不是...都是皇上您...縱容他才有的后果?”
“新政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而皇上所寵信之人,正和皇上的初衷背道而馳。而皇上還因?yàn)樾湃嗡瑫簳r(shí)沒理會(huì)這些小事。所以臣,只好通過別人的口,告知皇上!”
“不過,也不是臣指使的他們!”說著,朱高熾一笑,“御史都求名,臣只不過透些口風(fēng)出去,他們就撲了上來。”
朱允熥盯著他,“為了怕朕懷疑你,還讓他們也彈劾你?”
“嗯?”朱高熾一愣,“把臣也彈劾了?”
朱允熥氣笑了,“你自己看那奏折。哈,你想通過別人的口告狀,卻想不到別人也狠狠的告了你一狀吧?”
朱高熾低頭,仔細(xì)的看了起來,隨后臉色大變,肥肉一抖一抖面色猙獰。
“你以后少耍這些小聰明,往大了說你這是欺君!你說朕信李景隆勝過信你,他敢這么跟朕玩小心眼嗎?”朱允熥神色不善,“換做其他人,但憑你串聯(lián)御史的罪,就能治你!”藲夿尛裞網(wǎng)
“朕既然放你在中樞,就是讓你幫著朕。你我是血親的兄弟,朕信不過你還能信得過誰?可是朕信你,你信朕了嗎?”
“他媽的!”
朱高熾額上汗如雨下,奏折之中最后幾行字,簡直就是誅心之。
“既是宗王又是權(quán)相,門生故吏遍天下,無冕之王恐非江山社稷治福.....”
“好事都被你變成壞事了!”朱允熥又怒道。
“臣甘愿受罰!”
“罰你都是輕的!”朱允熥瞥了他一眼,“朕信你才把你放在中樞,讓你執(zhí)掌大權(quán),更是早就跟你說過要做賢王賢相。可你呢?”
說著,朱允熥忽然長嘆,又道,“罰你?怎么罰?你讓人彈劾李景隆,初心是好的,說的是對(duì)的!”
隨即,朱允熥又想想,“但是也不能不罰!奏折你拿回去,回去啊之后給朕寫一個(gè)五萬字的條陳上來!”
“啊?”朱高熾一怔。
五萬字?
要了命了!
“第一,寫寫大明朝如今的弊端,朕不是完人,從你角度寫,朕不怕你說難聽的隨意的寫!”
“第二,好好看看那些御史們是怎么告你的,你回頭好好想想,該怎么做個(gè)好賢王!”
“他們說李景隆,是在說朕,但又何嘗不是說你?朕驕縱了,所以讓李景隆等人做出不妥當(dāng)?shù)氖隆D泸溈v了,日后會(huì)如何?”
猛然間,朱高熾的心一緊。
“下去吧!”朱允熥似乎有些累了,擺擺手。
~~
朱高熾去了,只留下朱允熥一人在殿中。
他低頭批閱手中的奏折,可是卻突然之間看不下去了。
“李景隆!”
“臣在!”
帷幔后,李景隆連滾帶爬的出來,哽咽道,“是臣不對(duì),是臣孟浪行事,讓萬歲爺難做了!是臣無能,臣該死!”
以他對(duì)皇帝的了解,出事之后萬不能把責(zé)任推給旁人。
不然,甩鍋可能會(huì)變成直接讓鍋砸死。
“滾回家去!朕給你三天的時(shí)間,好好想清楚,然后在一五一十的跟朕說!”朱允熥沒看他,但聲音滿是惱怒,冷笑道,“滾回去!”
“是是!臣告退!”
李景隆又是連滾帶爬,剛邁出乾清宮。
就聽里面忽然又傳出皇帝的聲音,“來人,讓胡觀進(jìn)宮見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