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上前幾步,笑著道,“咱們大明朝如今太平鼎盛,不差這點兒。”
“呦呦,喲喲,看你說的!”老爺子笑罵,“你是崽賣爺田不心疼,這大明朝是你打下來的?家底是你攢出來的?你是花咱的錢給咱過壽,你臭小子!”
這時,趙寧兒捧著新做的衣裳上前,笑道,“這是媳婦兒給您做的壽服,您看看合不合身!”
說著,展開衣服。
并不是什么華麗的料子,就是尋常的松江白布染了色,上面繡著壽字紋路。
雖然普通,可一看就是針腳扎實,入手綿軟。
“還有鞋,也是母后親手做的!”六斤蹲在老爺子腳邊,幫著老爺子穿鞋,笑道,“母后坐了好久哩,每天晚上六斤都睡了,她還在燈前,手指都扎了幾次呢!”
重孫子幫自己脫鞋,孫子幫自己穿衣,穿的衣服和鞋子都出自長房嫡媳,老爺子笑容更盛。
穿好之后在鏡子前左看右看,“咱,好福氣呀!”
別人或許不知道這句話的意義,可是從凌晨就守在老爺子門外的樸不成,卻是一清二楚。
老爺子想盡孝,卻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他內(nèi)心深處那些魂牽夢繞之人,沒有福氣。
而如今,年老的老爺子身邊有著孝子孝孫,佳兒佳婦。
“你受累了!”老爺子看著身上并不華麗卻異常溫暖的衣服,對趙寧兒笑道。
后者微微行禮,“看您說的,媳婦孝敬您不是應(yīng)當(dāng)應(yīng)分嗎?”
“你媳婦給咱做了新衣裳,你兒子給咱穿的鞋。”老爺子背著手,對朱允熥笑道,“你小子準(zhǔn)備啥了?”
朱允熥行禮笑道,“今日是皇爺爺?shù)膲鄢剑瑢O兒以皇爺爺?shù)拿x免除京畿鳳陽皇莊今年的糧稅,同時京城之中六十五歲以上老人,賞酒賞肉賞布,傷殘老軍加倍。”
“另外,在京師設(shè)立藥局四處,以供年老之人尋醫(yī)問藥。藥局所用的花費,都由宮中開銷。日后將設(shè)為常例,年五十以上者,皆可問診,醫(yī)師由太醫(yī)院選配!”
“好!”聞,老爺子點頭大笑起來,“這個好!這人呀,老了之后難免有個頭疼腦熱的。可是尋常百姓舍不得錢,不愿意當(dāng)郎中,小病拖成了大病。得了大病到最后,人財兩空。”
“有這么幾處藥局,雖說不能把天下的人都全管了,可至少在京城能頂事兒!”
說著,老爺子想想,低聲道,“不過,要是設(shè)為常例,以后的花費恐怕也不小。咱就是老百姓,知道老百姓咋想的。要錢的東西是一概不問,不要錢的是蜂擁而上,哈哈”
“其實也花不了多少,宮中只是出個為您老祈福的名義,具體的花費還是攤派的!”朱允熥笑道。
老爺子馬上問,“攤派給誰了?”
“藥局是給您老增壽祈福的,除了咱們宮里外,各家勛貴外戚,還有諸藩王每年都投些銀子進來!”朱允熥笑著說道,“用曹國公李景隆的話說,大伙也跟著沾沾老爺子的福氣。”
“哈,這事是李景隆那小子牽頭的吧?”老爺子眉毛胡子都笑到了一起,“就他鬼精!”
說著,思索片刻,“這事好呀,他們這些天下最有權(quán)有錢的人,拿點散碎銀子出來造福百姓,也算用之于民了。”
“有權(quán)有錢不欺負百姓,反而反哺民間,這是善事,更是慈心。”
朱允熥靈機一動,笑道,“昨兒孫兒還在想,這藥局起個什么好聽的名兒?聽皇爺爺這么一說,孫兒覺得,這藥局就要慈善堂如何?”
“好!”老爺子大笑。章節(jié)錯誤,點此報送(免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