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臣,一氣之下,自己一個人進(jìn)了道觀”
老爺子忽然開口,“你把人家的寶物搶來了?到底什么玩意,讓你這么不顧體統(tǒng)?”
李景隆從懷中掏出一枚古玉,古玉呈現(xiàn)碧色,上面層層光澤,一看就是傳承百年的好東西。
“臣讓人打聽過了,這枚古玉,真能驅(qū)穢避邪,延年益壽,那老道的師傅,帶著這枚古玉,沒病沒災(zāi)的活了一百多歲,最后安詳離世。”
朱允熥越聽越邪乎,心中更加不悅。
此時民間教化未開,莫說凡人百姓就是朝中達(dá)官,也多心這些神神叨叨的事。其實(shí)莫說這個時代,即便是后世,對這種事,人們也都是寧可信其有。
“虧你還是國公!”朱允熥一把搶過那枚古玉,觸手軟暖滑潤,他看了看,轉(zhuǎn)交給老爺子,繼續(xù)說道,“這些事,都是那些道人忽悠百姓的,聽聽就算了你還當(dāng)真!再說了,你是當(dāng)朝國公,人家不給你,不要就是,何必去搶!搶也就算了,還不帶個隨從,萬一出事,你讓朝廷的臉,往哪里放?”
“臣要是帶人大張旗鼓的搶,不是鬧的更大嗎?”李景隆說道,“本來臣也沒想搶,上次臣來沒有報名號,只說是國朝的勛貴。那老道卻說,什么不為權(quán)貴俯首,只為百姓謀福,硬是不讓臣進(jìn)門!”
“后來臣一想,閑云野鶴的人物都有這個毛病,所以讓隨從在山下等,自己一個人上山。哪知那老雜道人,還是不讓臣進(jìn)門。臣一怒之下,打翻開門人,直接沖進(jìn)去,老君像前,搶了這東西就跑”
朱允熥怒極,“你還覺得自己挺有理?”
老爺子卻掂量著古玉,問道,“你搶這干啥?”
李景隆俯首,“臣聽說,太孫妃臨盆在即。”
“太孫妃懷的,可是大明的嫡重孫,臣想著凡間一般的東西,也配不上他的身份。再者說,天下的好東西都在宮里,什么都不缺。”
“這古玉雖然傳有些未必盡實(shí),但勝在老君像前供奉了二十年,多少沾了些仙氣的。不求別的,就求個好彩頭。愿皇太孫的龍種,能平平安安長大,無病無災(zāi)。”
“嫡龍種無災(zāi)無難,大明才能江山永固。臣雖行事荒唐了,可也是一片好心!”
“其實(shí)臣也不是臨時起意,皇太孫年幼時身子不好,故皇后當(dāng)年也是取了佛前供奉的古物,常伴太孫身側(cè),用以庇護(hù)!”
“殿下討厭和尚,臣自然不敢尋什么廟里的,只能打這老君觀的主意。這東西,雖說是那掛名道人的,可卻是那觀里的鎮(zhèn)山之寶!”
“你”朱允熥氣笑了,隨口嘆息一聲,“你讓孤說你什么好?”
一個國公,居然做出如此不成體統(tǒng)的事,猶如小兒胡鬧一般。
可是心里,卻怎么也生不起氣來!
再看看李景隆,朱允熥真想說一句,活該你李景隆升官發(fā)財!就這份另辟蹊徑的討好心思,和大人重生都要甘拜下風(fēng)!
一想到他出發(fā)點(diǎn)是好,朱允熥有心在老爺子面前說句好話。
誰知老爺子反而先開口,笑道,“你有心了!”
四個字,聽在李景隆耳中,猶如仙樂,頓時渾身四肢百骸舒服至極。
“鄉(xiāng)野老道,不知天高地厚!”老爺子笑笑,把古玉送還朱允熥,“老君像前供奉了二十年,自然不是凡物。咱年輕的時候,啥都不信。可現(xiàn)在這個歲數(shù),卻多少有些敬畏之心。”
“這東西,還真是個好彩頭,拿著吧!要是你媳婦真生個帶把兒的,就掛在房里,圖個吉祥如意!”
“得,李景隆這馬屁,直接拍舒服了!”
朱允熥心里對這些東西是不信的,但還是接了過來。其實(shí)老爺子未必信,只不過涉及到重孫子那一輩,老人恨不得全天下所有的好彩頭,所有的吉祥如意,都伴隨重孫左右。
“那邊有壺黃酒!”老爺子笑道,“賞你了!”
“臣,謝皇爺天恩!”
李景隆感激涕零的拿起酒壺,三兩口咕嚕嚕下肚。
這時,老爺子站起身,笑道,“大孫,跟咱上山,看看那老雜道,是不是真有本事!”
~~~
神偷好多水,番茄第一大水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