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那可是能變成錢的鹽?
一郡之地,獨(dú)家交給李家,而且一交就是幾年。那豈不是,直接給了李家一座金山?
人活著誰能不吃鹽呢,而且還是一郡的人!而且這些人,只能吃他李家的鹽!
發(fā)了!發(fā)了!
賣鹽,一本萬利,何止日進(jìn)斗金?
若是鹽商來做還需要本錢,可是他們這些勛貴來做,可是比搶錢還快的沒本錢買賣。殿下既然給了他們賣鹽的門路,隨便建幾個鹽場更是不在話下。
李景隆呆坐在那兒,眼睛里全是星星。
以前偷偷摸摸的賣點(diǎn)私鹽,提心吊膽怕的要死。現(xiàn)在可以奉旨買鹽,大把摟錢!
“孤是這么想的!”朱允熥繼續(xù)說道,“高麗現(xiàn)在是大明國土,但是為了穩(wěn)妥起見,暫時高麗境內(nèi)鹽也好,鐵也好,這些離不開的東西,不能讓他們自產(chǎn),只能從中原買!”
“民生的東西奇缺,那各種來錢的路子就多。孤打算放出一些來,給交還田莊的勛貴們用作補(bǔ)償!不能讓功臣吃虧不是!”
李景隆回過神來,顫聲道,“殿下,您這不可不是補(bǔ)償。您這是,給了臣等一座幾代人都吃不空的金山呀!”
軍功傳幾代也就淡了,家業(yè)看著大,但是傳幾代也全散了。皇太孫此舉,等于是多給了他們幾代人的榮華富貴。
其實(shí)朱允熥心中另有想法,高麗之經(jīng)濟(jì)現(xiàn)在操于大明。這些財路,就算現(xiàn)在朝廷不放開,將來會落在官商手中。與其便宜別人,還不如便宜自己人。
再說,自己人有錢了,以后用著也方便。
“要是所有人都像你能想這么通透,孤也用不著這么操心了!”朱允熥笑道。
“臣明白了,這些話臣會說給老軍侯們聽!”李景隆笑道,“殿下,他們定然也是感恩戴德!”
“不過嘛!”朱允熥托著下巴,皺眉道,“這種獨(dú)家生意,到底要放給你們幾年,還要戶部核實(shí)!畢竟,高麗也是大明國土,過幾年安定了之后,不能全靠著從中原買東西。再者你也知道,幾位小王叔的封地也在那邊。將來,他們就藩也要花錢!”
李景隆腦筋轉(zhuǎn)轉(zhuǎn),“殿下真是天恩浩蕩,這等潑天的好處都給了臣等!”說著,他忽然壓低聲音,“一年也好,幾年也罷,中都那點(diǎn)田土跟鹽比起來算什么。臣家里錢盡夠用了,跟著殿下也什么都不缺。哪怕是賺了兩座金山,臣也不會張揚(yáng)!”
“若以后朝廷有難處,臣借花獻(xiàn)佛,表表孝心!”
“你呀!”朱允熥笑道,“想的就是比別人多!”
“臣為殿下做事,當(dāng)然要想得多些!”李景隆笑道。
朱允熥再次喝茶,“那個清心小筑,好玩嗎?”
“好,您是沒”李景隆差點(diǎn)說露嘴,趕緊改口,“就是喝喝茶,聽聽曲的安靜地方。”
“呵,喝個茶能被揍成這樣,你還真夠委屈的!”放下茶碗,朱允熥微微一笑,“退下吧,沒時間管你這閑事!”
~~~
翌日朝會,吏部尚書凌漢一石激起千層浪,直接上書鳳陽皇莊乃是與民爭利。
大朝會一般沒有軍國大事,勛貴武臣們只當(dāng)是走個過場。但今日忽然見文官們,不知哪根筋搭錯了,居然說起皇家的不是。紛紛來了精神,更是心里盼著皇爺大發(fā)雷霆,砍了那些書呆子的腦袋。
誰知,皇爺不但沒發(fā)火,反而稱贊凌漢有為國之心。圣諭,鳳陽中都除卻守陵人之田,與祭田之外,皆充于官府,準(zhǔn)備授予百姓耕種。
勛貴們大為驚奇,皇爺?shù)钠猓裁磿r候變這么好了?
但接下來,翰林學(xué)士方孝孺直接把火,燒到了他們的頭上。
“鳳陽中都,大明龍起之地。然中都百姓未受大明之福,卻受盡勛貴之苦!”
奉天殿中,方孝孺的跪奏,鏗鏘有聲。
“從大明開國以來,鳳陽勛貴之家行不法之事已是常態(tài)。早些年,有人縱容家奴掠奪人口,強(qiáng)占土地,販賣私鹽收斂錢財。得了田地不算,甚至鬧出人命。”
“以至洪武十八年,犯罪之人被國法處置之后。陛下親自下旨,公侯不得強(qiáng)占民田。”
“這幾年,雖微有好轉(zhuǎn)。但鳳陽百姓,亦受豪門之苦!”
“如今皇莊已為國田分于百姓,朝廷更當(dāng)收回國初所賜的勛田。一來,還地于民。二來,還鳳陽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