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那是很好的機遇,會登上更大的舞臺。
可是那時母親病著,父親還未平反,弟弟還小,她走了,家怎么辦。
團長本就不想讓她走,看出她的躊躇,又許她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編制”,有了編制,就有了鐵飯碗。
這個誘惑太大了,她決定留下。
誰知道時代是以另一種普通人難以預料的方式發展的呢。
僅僅兩年后,別說編制了,文工團自己都泥菩薩過江,經費一再縮水,人員一再精減,而演出也越來越少。
越來越多的同事自謀出路,萬不得已,團長介紹她去了鋼廠子弟學校的幼兒園,教孩子們唱歌跳舞。
團里若有演出,還會叫她回去臨時救場。
身份很尷尬,既不屬于學校,文工團也養不起她。
雪上加霜的是,在子弟學校,一個混子盯上了她。初開始寫情書給她,后來得不到回信,就天天堵截她。
某天下午,她下班回家,經過鋼廠胡同時,又被那個混子攔住。幸虧當時在鋼廠實習的年輕人凌國志經過,喝止住混子,一直把她送回家。
然后順理成章的,年輕的她,和同樣年輕并一表人才的凌國志,走到了一起。
又過了不久,鋼廠效益不好,學校開不出工資,她第一批被清退。
文工團不久也徹底解散了。
藍團長覺得對不住她,特意找到她,問她現在還愿意去省劇團嗎,如果愿意,她會找師兄想辦法。她的師兄在省劇團當副團長,可以給擠出一個名額。
她心里猛然一動。
怎么不想呢,她好喜歡舞臺,好喜歡唱歌。
可是心動只一秒,就被她死死扼住了。
她走了,國志怎么辦?
國志已經分配到建筑公司,成了吃公家糧的人,他倆都要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