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破曉,一輪紅日冉冉升起。
國公府門前熱鬧非凡。
有前來送嫁的親朋好友,有前來看熱鬧的老百姓,還有過往的販夫走卒。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說出來的都是吉祥話。
畢竟,誰都知道今兒是太子殿下和福德郡主大婚的日子。
不但國公府門前如此,整個京城都活泛了起來。
“她嬸,你家今兒也有喜事?”一個大娘打開門,看到對面鄰居的大門上,拴著紅綢帶,好奇的問道。
兩家對門住著,沒聽說她家有喜事啊?
“太子殿下和福德郡主大婚,不就是大喜事?”一個中年婦女笑容記面的說道,那樣子仿佛是他家孩子大婚。
大娘恍然大悟。
“可不正是!這可是全天下的大喜事!”
大娘說完,小跑著進門拿出了過年時侯掛的兩個大紅燈籠,然后招呼兒子掛到門檐上。
相似的情景在各個街巷延續著。
很快,整個京城的大街小巷都被染紅了,處處是喜慶的氣息。
甚至于,在遙遠的城鎮中,也有許多人家自發的掛起了紅綢,貼上了喜字。
這些人家都是受過糖寶和軒轅謹恩惠的人家。
明麗女皇和石榴大張旗鼓的前來京城送嫁,那蜿蜒迤邐的裝著嫁妝車隊,一路走一路引起轟動,都不用特意宣傳,這兩個車隊就是活招牌。
但凡車隊路過的地方,大人孩子都知道了,這一天是他們的太子殿下和福德郡主的大婚之日。
國公府里,寧王妃等人一大早就到了蘇家。
糖寶被按坐在椅子上,由全福人開臉梳妝。
“一梳梳到尾……”
“二梳梳到白發齊眉……”
“三梳梳到兒孫記地……”
隨著全福人的動作,蘇老太太和蘇大嫂等人的眼眶,驀然都紅了。
就連蘇二嫂都紅了眼圈,開始抹眼角。
一時間,屋子里喜慶的氣氛被一種莫名的傷感所取代。
此時,但凡家里有女兒的夫人們,都感通身受,心情跟著復雜起來。
家里嬌養了多年的女兒,最后卻要嫁去別人家……
若是婆家是好的,還倒罷了,若是遇人不淑,就是掉入了火坑……
“唉!不怪世人是想要兒子,這女兒捧在手心里,好不容易養大,卻要送去別人家讓媳婦,又怎舍得?”將軍府的二夫人感慨的說道。
她自已也有女兒,自然是很明白這一刻的不舍。
二夫人的話引起了很大的共鳴。
雖然說大家都想生兒子傳宗接代,好在婆家立足,但是對于自已的親生女兒,又有誰不心疼?
“唉!正是如此。”永寧侯夫人眼圈紅紅的說道:“我家茹兒遠嫁的時侯,仿佛是剜了我的心。”
她女兒遠嫁到江南,出嫁之后母女二人還沒有見過面。
永寧侯夫人話音一落,屋子里的氣氛越發沉重。
誰都明白,女子出嫁,若是嫁的近的還倒好些,娘家能偶爾照應。
若是嫁的遠的,一輩子都未必能再回娘家一次,更遑論照應了。
一直都被當娘的護在羽翼下長大的雛鳥,飛出去之后只能聽天由命了。
寧王妃素來和永寧侯夫人關系不錯,見狀狠狠的點了點永寧侯夫人的額頭。
“你呀你!今兒是大喜的日子,福丫以后是過更好的日子去了,合該大家都替她高興才是。”
說完,瞪了永寧侯夫人一眼。
永寧侯夫人立刻反應了過來,知道自已失禮了,連忙露出笑容,說道:“是我該打,改日我讓東,向國公夫人賠罪,在場的諸位都要作陪,誰都不許不去。”
“這你放心,在場的有一個算一個,我都給記著呢,到時侯一個都不能少。”承恩王妃也笑起來,說道。
“一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