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諫的是個上了年紀的老臣,他身材佝僂,臉面上布滿了老人斑。
但其諫卻很有分量。
因為他是欽天監的監正高謙守。
欽天監職能為掌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歷法,同時還有占卜吉兇,解釋異象等。
在這個時代,人們就迷信這套。
哪里出了塊石碑,哪里發生了地震,甚至降雪降雨都能跟吉兇扯上關系。
歷代皇帝都是如此。
欽天監監正只是五品官員,但位置可相當重要,也深受皇帝信任。
很多情況下,皇帝都要聽他的話。
這就是專業。
在這方面有發權。藲夿尛裞網
老監正都這樣說了,讓不少人都色變。
很多人對煤窯不太了解,但也大概知道其開采方式。
開山碎石,深挖抽水等都是必須的。
到處開挖,使得山林震動,說是斷龍脈,毀國運并不為過。
尤其還是監正親。
難道這種事情人家還看不明白嗎?
在其之后。
又有朝臣站出附議道:“但放開,便會有多個煤窯如雨后春筍般開出,會使得我大地斑駁,綠蔭不在,此舉違天和,毀自然,便會傷國運。”
“張大人諫極好。”
關寧開口道:“取消禁煤令,不再有任何限制,并不是肆意而為,而是要制定相關律法制度,由朝廷統監管,不會任由破壞,肆意開采!”
作為穿越者,關寧自然知道這其中的弊端。
曾有,天下力作之苦,未有若煤夫者。
所以規范是必須的。
而且開采并不是那么簡單,其過程相當復雜,也遠遠達不到前世的規模。
想到這里,關寧開口道:“另外,朕還會組織人編著相關教材,設立專門學堂,培育相關人才。”
聽到此。
眾臣面面相覷。
諫非但沒有讓陛下打消念頭,反而還更堅定了。
竟然還要設立專門的學堂,教授采煤?
可想而知,將來會達到什么程度。
人的思想旦固化,就很難改變。
他們始終認為,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風水地理,采煤則是會傷到地脈,破了風水,從而使得這個地方的興衰禍福無法預測。
尤其隆景帝還定立了那么久的禁煤令,這也是種思想固化。
時間,諫聲如潮!
甚至有很多武將們都發出諫聲。
關寧也沒想到,這本是為解決燃燒取暖之急,也是為了促進各方面發展的利好之事,卻不想有這么多反對!
而大部分的諫都是說會斷龍脈,毀國運。
這聽的關寧煩不勝煩。
他平靜道:“敢問列位臣工,禁煤令正是僖宗推出,其在任期間,官窯民窯等大量關閉,可他的運勢保住了嗎?”
聽到此。
所有人都沉默了。
這可是實實在在的例子。
隆景帝要是保住運勢,保住國運,就不會有那般凄慘下場。
以此為證,確實站不住腳。
“隆景二十年,遭受到難得遇的大風雪,氣溫驟降,寒氣席卷,柴比米貴,然柴火不足,供暖不足,不知多少人被凍死。”
關寧沉聲道:“類似情況,每年都有發生,雖有禁煤令,但依舊有黑窯存在,每到冬季,各位大人家中,又是用何物供暖?”
無人說話。
“怎么都不說話了?”
關寧再次詢問。
依舊是鴉雀無聲。
他出身于鎮北王府,本就是富貴之家,冬季有充足的煤炭供應。
其他宦官之家也是如此。
煤炭只進貴族之家,不進百姓家門!
關寧對這些事情清二楚。
所以他才要推動煤炭的應用發展,讓百姓也有取暖之物。
更是沒有人說話了。
欽天監監正高謙守還想說什么,可也說不出來。
因為有眼前的例子,他那套并不成立。
“上京周邊存煤之地有限,這么多年來,也盡有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