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方詳細的兵力部署普通百姓怎么能知道?
可現在已沒人在乎。
類似的論已經傳了有段時間,從梁國在邊境集結兵力起就開始了。
并非是他們不信任自己的屬國,實在是梁國做出的事情失了民心。
大寧這邊是施以仁政,元武帝親來下了旨意。
給地給糧,修建民房,還免徭役減賦稅。
可梁國又做了什么呢?
把老弱婦孺驅趕出國,卻把輕年力壯強征入軍伍!
連孩子都不放過!
起征年齡越來越低,甚至被稱為是童子軍!
連這等喪盡天良的事情都能做的出來,還有什么是做不出來的?
這些謠也不算謠,是真的有可能發生!
他們好不容易得來的安居生活就要被破壞,在這些謠之下他們極其不安……
“這就是人為制造恐慌。”
關寧開口道:“要讓安居在北林行省的百姓感覺到害怕,覺得梁軍就是入侵者!”
在他面前是百多個禮部講讀人。
行至源州,中途休整。
趁著間隙關寧給這些講讀人培訓講課。
這是個大局!
從他上次來北林行省就開始布局鋪墊,到現在要真正展現。
常得民心者得天下。
這可不是句空話,而他要利用的就是民心。
“你們有什么不懂,可以直接提問。”
關寧淡笑著,完全是教書先生的模樣。
“您是說有意散播敵情,故意放出梁軍惡行,讓北林行省的居民排斥他們?”
“排斥到抵制,到跟我們統戰線,甚至主動守衛北林行省。”
“對。”
關寧很滿意。
這是個很有悟性的學員,已然知曉他的意圖。
“可這樣做,是不是有些……”
“你想說什么?”
“卑鄙無恥,操縱民意,利用民心,借梁人而攻梁?”
關寧的反問,讓好幾個人都低下了頭。
很明顯這幾個都算是菜鳥,大多數人的面色都很平靜。
講讀人的能力是方面,更重要的是站位。
關寧知道必須要給做好思想工作。
這百余講讀人,若是用好了可抵十萬兵。
“朕確實是利用了梁民,可朕的仁慈也是從心,你們可知為了收容梁民付出多少?朕確實是用些手段心計,可也是為了戰爭勝利。”
“魏梁二國是要攻占大寧,到了那時,我大寧又會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
說到這里,先前那幾個有異議的頭垂的更低了。
這次是羞愧。
他們的心態才開始轉變。
這是戰爭,勝利才是前提。
關寧為不在多,他開口道:“即將進入北林行省,你們不必去前線,就按事先安排,去往各地,按朕教授你們的去宣講。”
“個原則,大寧是為保衛北林而戰,是為保護他們而戰,并會死戰到底!”
“爾等可明白?”
“明白!”
“那出發吧,會有人帶著你們。”
關寧起身結束了最后課。
禮部出來的資深講讀人,具有極強的煽動誘導能力。
他要的結果就是以梁人制梁,這是攻心之計!
早前他來北林行省時,施以仁政收容梁民。
可梁國為了加大寧負擔,減梁國積弊,把老弱婦幼驅趕到北林行省。
大寧來者不拒,也因此得到民心,這讓梁國民心盡失。
在這其中還有個關鍵所在。
這些老弱婦孺的親屬就可能被強征入伍,現就在梁軍中欲要攻打大寧。
可當他們得知自己的母親,妻子女兒就在敵營,他們還能拿起武器嗎?
可他也不會強逼,而是要這些梁人自發抵制,這就需要些手段了……
關寧又何嘗不知堅守北林有多么艱難。
可他必須要這樣做。
即使最后不得已放棄,也要毀梁軍戰心……
又休整了兩日,關寧便再次啟程,這路他也不敢停歇,按照預估,很可能會跟朱溫差不多時日到達邊境。
過了源州就是北林行省,隨行百余講讀人分散離開。
他們要去往梁民聚居出宣講散播,用他們的老本行去引導梁民……
關寧則是直奔邊境。
沿途他也沒有隱瞞蹤跡,反而有意宣傳。
大寧皇帝親至,并非為了御駕親征,而是為了堅守北林,保民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