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黃的路燈,映著密不透風的雨幕。
近旁兩個散步的人為了避雨,奔跑著進了亭子。
那邊步道上有一個人緩緩走來,一邊走,一邊伸展雙臂仰頭望天。
等走近亭子,那人干脆停了下來,一邊看著天,一邊喃喃自語,似乎在享受雨的洗禮。
這怪異的舉動讓亭子里的幾個人都在輕笑。
有個男的說了句:
“這人怕不是個神經(jīng)病吧。”
一個穿大花裙子的大姨憐憫的說:
“就是不正常,聽說腦子磕壞了,也沒人管,怪可憐的。哎!進來避雨!”
大姨說著,大聲招呼那個人進來。
一個牽著小狗的中年男人說:
“快別叫了,多臭啊,進來咱們幾個沒地方站了。”
借著燈光,凌國志覺得那個人的身影莫名熟悉。
衣服很破,絲絲縷縷的,應該也不會很干凈,離十來步遠就能聞到一股難聞的餿味。腳上穿了兩只不一樣的鞋,一只女士涼鞋,另一只似乎是只男士皮鞋。
頭發(fā)結成了一塊一塊的,有的地方還露著一大塊頭皮。
嘴里還喃喃自語著,語氣頗為激憤。
那個人突然轉身,面對著亭子,恰好一道閃電劃破夜空,凌國志在那電光煞白的一瞬,看到了一張熟悉的臉的輪廓。
他難以置信的看著那人,手里的旅行包啪嗒一聲掉在地上。
鄭落梅?
不不不!
不可能。那么愛美的鄭落梅,那么風情萬種的女人,怎么可能是這個樣子。
聽凌春曉說鄭落梅神經(jīng)了,為了證明自己已經(jīng)跟鄭落梅劃清界限,他故意沒有多問。
他往前邁了兩步,努力想看清那人的臉。
走近了,只聽那人口中似乎在背誦什么。
他又大著膽子走近兩步,終于聽清了,聲音的確是鄭落梅的。
也看清了,沒錯,是鄭落梅。
“一九五七年冬天,農(nóng)村里展開了大辯論。
在一次辯論會上,有個社員要退社。
這時候,一個白發(fā)的老貧農(nóng)站起來手指著他說:“老弟啊,你忘本啦!”
樹老根多,人老話多,莫嫌老漢說話啰嗦。
你錢大氣粗腰桿壯,又有騾馬又有羊,
入社好像吃了虧,窮人沾了你的光。
手拍胸膛想一想,難道人心喂了狼?”
……
這段內(nèi)容他有印象,是他們那一代人小時候學過的一篇課文。
鄭落梅背得鏗鏘有力,慷慨激昂。
背了一會,仰頭沖著天,張開嘴,喝了兩口雨水,笑兩聲,又重新開始背。
凌國志傻傻的站著,他站的位置在亭子邊緣,身后一個避雨的人見他衣服都被打濕了,就問了一聲:
“哥們兒你認識這個瘋子?”
凌國志連忙擺擺手,退回到亭子里,嘴里木然的說著:
“不認識……不認識,我認識一個瘋子作什么,我就是好奇她在說什么……我不認識她。”
而雨幕里的鄭落梅忽然轉過身,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沖他燦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