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小道消息?
關寧微微怔。
你這是盧俊彥二代嗎?
怎么這么多小道消息?
不過他也知道,管文通可是駐懷州守軍大將軍,能知道這些內幕也很正常。
管文通不知關寧所想,又接著道:這件事情直壓著,是為了不引起恐慌,畢竟同時三方起戰事,國家必然混亂。
朝廷在梁軍提出停戰請求時直接答應,就有這方面的考慮,據說安北大將軍已經北上,前去云州
管文通又接著道:不過說實話,我們普遍認為,以安北軍替換鎮北軍是陛下最不明智的決策,所以您說的那件事情真的有可能。
你多保重,要時刻保持警惕,魏國不會甘心失敗,也許很快就會卷土重來。
關寧叮囑道。
嗯。
告辭。
告辭。
又寒暄了幾句,關寧才是離開。
管文通是個能信任的人,或許以后能用的上也不定,這算是曾經他父親遺留下來的資源。
隨著他的崛起,這些資源也能利用了起來。
只有自己有本事,才會有人跟隨投靠你。
若他這次沒有展露軍事才能,沒有立下功績。
絕對不會有人搭理他。
這就是現實。
終于要正式班師回朝了。
這次回京,除了關寧帶著他的關家軍,還有楊素,高廉等朝廷當時臨戰派來的人
回上京城。
因為有大部隊,所以速度并不快,回上京最少也需要個多月的時間。
路線已經定下。
正是他當初來時所走的。
沿途有很多官員等候,擺出熱迎的姿態,有路途休整時,也是被極其豐盛的款待。
又開始粉飾太平了。
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不該是戰后重建么?
因為戰爭帶來的侵擾,懷源二州生靈涂炭,今年完全沒有耕種,也就是說整年都沒有收成。
他們吃的從哪來?
而在戰爭到來時,整個南部,西南地區都有加重了賦稅
沿途所見流民難民極多,這個時候他們能夠依靠的只有國家。
可國家有錢嗎?
關寧可是在戶部整理過賬目的,他最清楚不過朝廷的財政狀況。
這個國家,只是表面繁榮。
這次外出他更能實際看到各地的民生情況。
隆景帝不是明君。
所謂的明君只是吹捧出來的,只是表象。
嚴格意義的上說,他只是個權術高明的皇帝。
整天搞這些東西,哪會顧及什么民生發展?
路途還算平靜,盡管得到很多贊譽,沿途也有不少人特意等待著他的路過,但關寧卻很少露面。
這幾天他跟楊素交談,提了個要求。
那就是爭取關家軍的軍響問題,跟他打了這么長時間仗,其實沒得到什么錢。
就是偶爾繳獲些才能有少量的分發。
基本上是靠信念和對他的忠誠,但這顯然不行,沒有錢誰會跟著你干?
楊素是臨戰統帥署大帥,肯定是找他的。
這個沒有問題。
楊素保證道:軍餉和嘉獎絕對不會少,你不是已經報請過功勞么,就按那個來。
關寧皺起了眉頭。
他提出的雖然正常,可數量并不少,楊素竟然也答應了。
陛下對于這支勝利之師相當的看重,因而不會虧待。
楊素開口道:這支軍隊是臨戰時遇有特殊情況才建立的,但并沒有正規的編制。
你應該知道,招募組建軍隊的權利在兵部,而軍籍等都在都督府,你這支關家軍很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