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來,她對這個老師挺喜歡的。
“不錯,很好,沒想到,我們家,也出了一個才女啊。比我強多了。”徐二龍說。
徐小玲這下更高興了,終于有比二哥強的地方。
徐二龍逗逗她:“不過,我聽說,發(fā)表了文章,是有稿費的吧?你有了稿費,不是應(yīng)該請我們吃飯嗎?怎么還要我請你吃飯啊?”
小玲支吾一下:“我……我是有稿費,可這稿費,我想留給我們余老師買東西。”
聽著小丫頭有她自己的安排打算,徐二龍總算放心了,有了稿費,也記得給她的老師買禮物,這總算是一份情意。
“行,看你表現(xiàn)得這么好,我就請你們吃飯好了,哎,這算不算我們大家沾你的光?”徐二龍問。
“當(dāng)然算。”小玲說。
張金芳看著她們兄妹倆打鬧,臉上的笑容一直沒有消下去。
她這算不算兒女都成材了?是有大出息的人?
如果沒有離婚,沒有從農(nóng)村出來,大概,二龍已經(jīng)去磚窯搬磚,小玲,繼續(xù)窩在家里,就跟普通的鄉(xiāng)下丫頭沒區(qū)別,打豬草、喂豬、煮飯、洗衣服……
她慶幸,慶幸徐二龍的反抗。
****
天旱的日子繼續(xù)著。
農(nóng)村的水井,早就見底,水桶在水井邊排著一長隊,大家都是輪流候在井邊,等著滲點水出來,再裝進(jìn)桶里。
而城里就更困難了,現(xiàn)在是自來水管也沒水了。
縣里組織了灑水車,從別處拉來水。
城里的居民,家家戶戶都端著盆、提著桶去排隊接水,然后,靠著接回來的水煮飯。
這一下,大家是切實的體會了一把節(jié)約用水的實際好處。
徐二龍也趿拉著拖鞋,提了水桶,加入了排隊隊伍,等著打水回家煮飯。
熊亞偉來找他的時候,就看見他還在隊伍中,耐心的等著。
“二龍。”熊亞偉喊。
徐二龍看見他,揚手打個招呼算是回應(yīng)。
熊亞偉走過來,看著前面還有這么多人排隊,直皺眉。
沒想到啊,他們縣城現(xiàn)在旱到這個地步。
前面的一個老人,居然帶了兩個大鐵桶來,非要人家放水的,給他灌兩桶水,被拒絕了,在那兒吵吵嚷嚷。
好不容易輪到徐二龍了,他把帶來的臉盆給裝上水,又把水桶給裝上水。
現(xiàn)在是誰也不笑話誰,大家都是把家里能用的盆啊桶啊全給用上。
但這放的水,也有定量,爭取讓每一戶都能領(lǐng)到一點,解決吃飯這樣的燃眉之急。
“今天,就吃面條吧。”徐二龍笑著跟熊亞偉說:“節(jié)約一點水。”
熊亞偉皺眉。
他不是嫌吃面條這個問題,他只是在想,這樣的日子,得持續(xù)多久?
“這樣的情況,還得持續(xù)一陣子。”徐二龍笑著說。
“二龍,不如,你到我們那邊去玩幾天吧。”熊亞偉對徐二龍道:“你看看,你們在這邊,生活完全是受到了影響。”
徐二龍也知曉,這天旱的日子,還要持續(xù)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