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你別激動,接了!”
聽到這里,師父猛吸一口氣:
“好好好,接了好,接了就好。什么任務?”
“調查太合山申家村,就說了這幾個字,電話就掛了。”
我繼續回答。
師父聽完,又在電話那頭松了口氣,緊張的情緒又一次放松了下來:
“還好還好,是調查就沒事。
甭管了,今晚你好好休息。
我明早我再回來處理。
嬌,咱們繼……”
聽到這里,電話就掛斷了。
師父這態度,顯然是沒太看重這個事。
師父既然在忙,那我就不打擾了。
看著時間有點晚了,肚子也餓了,點了個外賣。
就坐在沙發上百度了一下師爺給我帶的那一句謎詩;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發現是有出處的。
這是《道德經》里的句子。
我看了前后原文,以及下面的注解。
師爺帶給我的這一句大概意思是;眾人光輝自炫,唯獨我迷迷糊糊。
眾人都那么嚴厲苛刻,唯獨我這樣淳厚寬宏。
我看了好幾個版本的解釋,聯系到自身。
我感覺,師爺大概要給我說的話意思就是這樣;
人這一生,起起伏伏,有高有低。
別人好的時候,你可能不好。
別人不好的時候,自己要自醒。
拋開所有,順應天道。
不在乎世俗的眼光,要活出自己?
是這樣?
還是有別的,其它更深層次的意思?
畢竟師爺相隔四十年,能算出我和王大爺的相逢。
那么帶給我的這一句話,必然對我而,有著某種啟示。
只是,光憑字面意思來看,就是這個樣子。
至于是不是有別的意境,可能只有走到某一步的時候,才能夠看得出來。
我想著這些,又翻看了《道德經》的前后幾章經文。
都是引人積極向學的。
可能師爺,也就是想讓我好好向學,向好吧?
吃了外賣,已經晚上十二點了。
回到二樓,繼續給祖師爺上香。
回到房間前,在看到隔壁房間,我鞠了個躬,然后就回屋子了。
沒有他們敲門,我肯定聽不到電話聲響。
必然錯過接通電話的機會,至于不接電話會發生什么,我不知道。
可看師父在電話里那緊張的情緒,便可以判斷。
肯定會有不好的事情降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