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里。
林也說:“好像就是這個背影。”
于向念問:“肯定嗎?”
林也說:“那晚就看了一眼,不是太肯定,好像是。”
于向念:“···行吧,你休息吧。”
當晚,于向念便查了一下老張的具體情況。
老張全名叫張昌榮,今年四十六歲,使館成立時,他就從國內跟著來到了這里,妻子和三個孩子還在國內。
這是第一批就來到這里工作的老人了,工作了這么多年都沒什么事,應該是沒問題的。
可一個保潔人員大半夜的去辦公區打掃衛生?這有點說不過去吧。
于向念考慮了一下,決定把這件事告訴館長,讓他來定奪。
館長劉永先,兼任外交部的副部長,是兩年前到使館工作的。
劉永先是一個工作經驗豐富的人,聽了于向念的匯報后,看著日歷,沉思了幾分鐘。
“我先跟國內報告一下情況再議。”他說,“這件事別讓第三人知道。”
于向念明白。
此事事關重大。
聯合國某機構組織定于9月3日在華盛頓召開研究會,按照規定,我方要想參加這次會議,需在8月2日前提交申請。
我方自然是要參加的,為此,我方成立了籌備小組,分工負責此次的籌備工作。
籌備小組做了三個多月的籌備工作,各種申請的資料都已準備好。
今天是7月22日,距提交申請的最后時間,還有十天的時間,卻發現了這樣的隱患問題。
劉永先當即聯系了國內的領導,報告了這件事。
第二天上午,劉永先接到了國內發來的指示。
他看著指示,頭疼的捏了捏眉心。
半小時后,于向念他們接到了一項秘密的工作。
要求他們在辦公室的時候,跟以前一樣正常工作,那些已經準備好的申請材料,不用再研究修改。
可下了班回到房間就忙了,開始重新準備材料,每晚大家都睡下的時候,在劉永先的房間碰面探討。
而且這一次,需準備的材料更復雜了。
別說劉永先了,大家聽到這樣的安排都頭疼的不行。
在這么短的時間,推翻原先準備的一切,從頭開始。
除了劉永先和于向念,大家都不明白為什么要突然改變,但大家還是極力的做好自己的事。
這段時間,大家每天的睡眠沒超過四個小時,可還得裝出與平時無異的狀態。
經過大家沒日沒夜的籌備,終于在8月1日那天,將申請材料交了上去。
接下來的半個月,稍微輕松了一些。至于那個老張,劉永先吩咐此事不要聲張,于向念和林也都裝出無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