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回,他在告訴皇帝,他能有什么樣的作用,是否安定?全看明悠,唯有她能拿捏他!也唯有她,能讓他甘愿被拿捏。
當然了,皇帝也可以疑慮一個少年人的愛戀,是否長情!來日的蕭回,會否還是如今這般。
可就目下而,皇帝看著眼前這個雙目晶亮,充盈著星火的少年郎,他嘆了一聲,“你讓秦豪山來見朕,朕問完話,再決定。”
“得嘞!侄兒這就找劉大拌,叫他去把人喊來!您先聊著,侄兒回府收拾一下!”蕭回說著,轉身就要走!
皇帝直接往他背上丟了本奏折,“你小子!朕還沒答應!”
奏折展開,是西北的折子……
蕭回瞥了一眼,當沒看到,笑嘻嘻的應著,“您會答應的,侄兒先告退啦。”
說完便猴急離殿的他,果然讓劉喜去叫人,他自己則回府去收拾行囊了。
無獨有偶——
李曄也在家中和祖父、父親商談著,他要去西北。
李父一臉懵,“西北目下還在趙忠義手里,你去?”
“去也好。”李閣老摩挲著茶杯,“以這樁火藥案,協(xié)同大理寺辦案人員前往,明目光正,暗中則可策應謝師和福澤長公主。”
“孫兒正是這么想的。”李曄表示。
“啥?”李少師尋思著,他是不是錯過了什么,祖父和長子在聊什么?他每個字都聽得懂,但組合在一起,啥意思?
“你啊,還不如你兒子敏銳。”李閣老搖搖頭,他這兒子敦厚有余,朝政敏感不足,所以皇帝問他,可要讓兒子接入內閣時,他拒絕了。
兒子不合適,反而是長孫,很不錯!
李曄卻有些汗顏,他是吃了夢境的福,才勉強堪破。
祖父么,才是真的老辣老姜!
“去吧,你已是工部郎中,想再往上,以你的年紀和資歷,遠遠不夠,但若能在西北一事上大有建樹,侍郎指日可待。
祖父快退下來了,李家還得靠你。”李閣老希望在最后的參政生涯里,為長孫多鋪些路子。
“對!還得靠曄兒!”李少師一臉認同!別的話他沒懂,但這句他很懂,也很認同!他現(xiàn)在在詹事府任職,就覺得很吃力了,再往上,他覺得他沒那精力。
李曄:“……”
他其實也只想安靜的玩木頭而已。
然而恩人被迫去了瓦剌,他不能佛了。
于是他只能硬著頭皮表示,“必盡力而為!”
“好、好好。”李閣老滿意頷首,“你去西北后、……”
就西北之行,開始給李曄建議的李閣老,都是真知灼見。
李曄一個字都不敢拉下,認真聽著,不像李父,已經(jīng)在打瞌睡。
彼時——
李曄的好弟弟李暄,那也是不可能拉下的啊!
他人在準備進川的路上,就接到了明悠北去瓦剌和親的消息。
“不去成都府了,轉道隴南!”李暄直接讓馬車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