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郡主。」
袞多玩味一笑,又抬了抬下巴,示意問道:“不夜宮確定是、開設的?”
“對。”
“好。”
袞多記下后,決定今晚就去探一探深淺。
而絲毫不知,今晚的活動軌跡,又和袞多貼合的明悠,正在和蕭云談正事。
“郡主的意思是,我們的人去了西洋后,目標是找能做出這種小球的樹苗,以及找到更多的金雞納樹苗?”蕭云本以為,商隊的主要目是去賺錢,帶回更多的寶石和香料。
“不錯,要是能找到更多的這些玩意,比寶石和香料值錢多了,不過我們需要先建個大棚,琉璃廠那邊、要是明年春還沒進展,就先建個琉璃大棚吧。”
“好,其實琉璃大棚應該也能達到郡主想要的效果,我家那小院搭了一個,今日天雖冷,卻不影響種在里面的小菜,冬天再按你說的,燒炭供熱的話,暖度能保持住。”
“你整上了啊?”明悠最近去蕭云家,都是半夜去的,沒留意到院子里已經(jīng)有大棚,還挺驚訝。
“也是前兩天才整好,適逢天氣驟然變寒,母親便發(fā)現(xiàn)被她抱進棚里的花花草草,沒受影響,和以前在蕭家里頭的花房,倒是有異曲同工之效。”
“不一樣的,玻璃大棚采光良好,所以不僅保暖,還能光合作用,琉璃的話,透光效果差很多,只能先用著看,琉璃廠那邊還是要加把勁。”明悠還是希望能產(chǎn)出玻璃。
不過明悠也知道,蕭云再厲害,也不是科研人才,而一個新品類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既需要機遇,也更需要時間來反復驗證,才能造就出來。
“郡主別急,琉璃廠的老師傅心里有數(shù)了,開春前,一定會有好消息。”能察覺到明悠焦慮的蕭云,努力安撫道。
“嗯。”明悠點點頭,“事情太多了,累到你了吧?”
“不會,很充實。但就是那個閹豬的事,一直沒進展,死的豬仔太多了。”
明悠皺了皺眉,“怎么會,這個季節(jié)應該很適合閹豬啊?是不是下刀的人技術不行。”
蕭云其實也有這個懷疑,并把目光投向了龔姑姑,后者微微一怔,而后問道:“是需要從宮中找兩個有凈身手藝的老太監(jiān)么?”
“能找到嗎?”明悠立即問道!之前是沒渠道找這種“手藝人”,現(xiàn)在既然有了,那肯定更好。
蕭云也是這意思,趕緊開出價碼,“如果他們愿意出宮幫忙,云記養(yǎng)殖場愿意為他們安排養(yǎng)老。”
龔姑姑便笑了,“有這承諾,倒是好說,我會給宮里的老友遞消息,需要多少人?”
“先來兩位?”蕭云反問,“四位也行,閹豬和凈身咳、可能不太一樣,但不管如何,出宮后,云記都會負責養(yǎng)老。”
“那就先找兩位吧。”龔姑姑心中已有人選,“我會找兩個踏實、身體也還不錯的,總不能一出來,就是奔著養(yǎng)老的。”
宮中年紀大的老太監(jiān)不少,但能善終的極少,不中用了之后,年輕時能搞到錢的還好,沒銀兩傍身的,要么餓死、凍死、病死,要么被打死,甚至更慘。
明悠對此大概有數(shù),所以在聽到蕭云給出的待遇后,沒有反駁,“那就先這么定下來,不過這個云記養(yǎng)殖場,能換個名字嗎?
要不這樣,我們先搞一塊地,把養(yǎng)殖場、琉璃廠,以后要搞的種植大棚,都設在一起,統(tǒng)一叫做‘云記新興’。”
云記新興要是發(fā)展起來,明悠有很大的把握和謝安叫板!屆時,她將掌握大明的農(nóng)業(yè)命脈,而大明的根基,本就在于于農(nó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