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但是父皇說了不責罰我了!”明悠依然美滋滋,“父皇還叫您給我被個攆轎,我要去毓秀宮和景陽宮。”
“得嘞,老奴這就給您叫來。”劉喜慈愛應下,那聲“老奴”說得情真意切。
劉喜這老陰貨雞賊著呢,他可不是對所有“皇親”都自稱老奴的,語氣親厚程度也一直拿捏得極精密!
明悠卻覺得有點心慌,不過她思來想去,就算皇帝有那么點探究,但說到底,她只是個女子,應當問題不大,會按她預期的方向走。
……
兩日后,走走停停的蕭回,終于快進京了!
蕭回畢竟不是傳八百里加急的斥候,又帶著韃靼軍師和不少韃靼小弟,每到城關總得停一停,等地方總官看、批完文書,才能繼續走。
倒不是刁難,而是在沒特批文書的前提下,章程就是如此,何況這一路經過的各地方總官都已對蕭回的戰功有所耳聞,自然不會放過這借著章程,約見一下蕭回的機會。
所以哪怕蕭回馬好,趕路時的速度也極快!仍走了五六日,才至通州。
得聞消息的禮部,早早就安排好禮樂,從東城門排至百里開外的,做好迎接儀仗!
滿朝文武及所有皇族,除非嬰幼兒以及病得臥榻在床者,全都到了!
就連皇帝,也早早等候在百里開外的霸亭之上——
明悠、謝母、謝安,也在列,趁著人還沒來,明悠觀察了一下謝安的臉色,見果然有些蒼白,微皺了皺眉,“兄長可是又沒吃早、中膳?”
“嗯?”謝母立即盯過來,“又沒吃?”
“吃了。”謝安嘆道,“小六盯著吃的,不信問他。”
小六耿直表示,“少爺只吃了一餐。”
謝母:“我說你這臉色怎么不太好呢,問你還說是沒午歇,平日里一直有,不習慣而已?”
謝安:“……兒子沒事,別說我了,子彥快到了,這般閑聊,不端正。”
“人影都還沒看到。”明悠其實很期待,也很緊張,下意識話多了點,“娘,陛下之前跟我說,兄長近來還一直跑南州,來來回回的,上次看大夫肯定有毛病,但兄長瞞下了。”
謝安:“……”
“年紀輕輕就不愛惜自己!”
謝母一臉不贊同,又去看小六,后者正要回答。
明悠卻猛朝東邊看去,她五識敏銳,已經感知到不尋常的震動了!
這時候,正好有小旗飛奔來報,“報!見著蕭世子了!”
禮部主官聞,立即叫鼓樂奏樂!昂揚的國樂,振奮人心!
與此同時——
在明悠的視野里,被小雪朦著的天際,有人出現了,影影綽綽,飄忽而至。
漸漸的,那年輕恣意、目似含星,宛若炙陽的少年郎,再一次的策馬而現!